城市中的神殿——中世紀正教昌盛 教堂廟宇林立

作者:蔡大雅
位於意大利羅馬的萬神殿。(TIZIANA FABI/AFP via 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氣: 656
【字號】    
   標籤: tags: ,

進入紀元的前後,遙遠古代的神祇隨著文明的沒落而逐漸淡出人類的記憶當中,而另一方面,中外陸續出現幾個覺者。覺者們教人修煉向善,奠定未來理解正法的文化,他們的門徒創立了宗教,為其信仰的流傳奮鬥不懈,終於使這幾大正教成為社會的主流信仰。

歐美:教堂構築城市的地標

基督教在傳出後,歷經三百年的被迫害,終於在西元317年由羅馬君主君士坦丁發布《米蘭勒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的宗教,允許人民自由信奉。雖然後來即位的君主曾再度禁止基督教,但終是擋不住歷史的安排。

西元380年,狄奧多西大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且下令所有人都得改信基督教,自此基督教在歐洲社會的地位崇高穩固。在發現新大陸以後,基督教更傳佈至美洲各地,成為當地的主流信仰。

西方社會在進入近代之前,教堂一直是各種人類聚集地的中心,可以說,城市是圍繞著教堂逐漸向外發展起來的。在人們普遍以木頭泥土為自己搭建簡陋狹小的房舍時,就已經用石磚或巨木建造神的殿堂,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材料,竭盡所能地興建和裝飾教堂,以表達人們對神的崇敬之意。教堂高出其它建築物許多,從遠處即可看見,是城市及鄉鎮的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精神重心。

隨著教會組織的龐大與複雜化,教堂也逐漸區分出等級來。小堂/禮拜堂(Chapel)是最小的單位,由一位神職人員負責;聖堂/禮拜堂(Church)負責比較大的區域,有多位神職人員;座堂(Cathedral)是教區主教所在;「宗座聖殿」(Basilica)則是大主教的所在。

基督教在被迫害的期間,教徒只能在地下祕密舉行宗教儀式,那時是沒有教堂的。君士坦丁大帝讓人民自由信仰基督教,並帶頭興建教堂後,才使教堂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在羅馬帝國的境內。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越來越多,以前供奉其他神祇的神殿逐漸變成了基督教的教堂,例如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原本用於供奉羅馬諸神,後來改為教堂以供奉聖母瑪利亞,是至今保存得最好的羅馬帝國初期的建築。萬神殿的穹頂是個直徑約九米的圓洞,其結構經過二千年,至今仍為世界之最。每當陽光透過洞口照射進來時,整個神殿內充滿莊嚴光輝的氣氛,彷彿置身於神的世界般,沐浴在神的萬丈光芒裡。

萬神殿的穹頂是個直徑約九米的圓洞,每當陽光透過洞口照射進來時,整個神殿內充滿莊嚴光輝的氣氛,彷彿沐浴在神的萬丈光芒裡。 (ANDREAS SOLARO/AFP via Getty Images)

隨著時間的累積,教堂的功用,從剛開始的單純作為神的殿堂,逐漸增加了其它用途。人們把死後上天堂的願望具體反映到對遺體的處理方式上。因為教堂是塵世中最接近神的地方,人們希望死後能埋在教堂裡或附近,以得神的眷顧進入天堂。於是,教堂成了停屍間和墳地。

今天到歐洲的古老教堂參觀時,經常會在教堂的地板上看到各式各樣刻著字或人形的石板,有的因年代久遠,被歷代訪客來去踐踏,已模糊不清了。這些石板其實就是墓碑,在每個刻字石板的下面,都沉睡著一個等待末世審判的人。還有放置在教堂側翼高起的石臺上的石棺,上面有的雕刻了死者生前的模樣,安詳地躺在石棺上,這通常是王室貴族或高級神職人員才有的待遇。

教堂內空間有限,後來的死者有的就乾脆待在教堂外面,因此也可以看到有些教堂四周插滿各個年代的十字架。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原本神聖莊嚴的教堂多了些額外的氣氛,鬱鬱蔥蔥,即使大熱天,教堂內外還是很涼快。

有些教堂外面的空地,逐漸形成市集,供城裡居民工匠、遠方來的商販和鄉下來的農人等進行交易買賣。沿革至今,空地美化為廣場,成為西方城市的特殊市容,而有些地方的市集也保留下來,成為每日或每週固定時日開張的露天市場。有些攤販甚至靠著教堂外牆落腳下來,低矮簡單的棚子從高大宏偉的石牆中突兀而出,形成極為特殊的景象。

這些小店鋪以今日的眼光看來純屬違建,但違建了數百年了,也就就地合法了。現在在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和海德堡聖靈教堂的外邊,還可以看到這些「百年老店」。

自古以來,人類為了表達對神的敬仰,一定使用當時最好的設計和材料來修築宗教建築。教堂的維修,更是歷代城市居民不吝付出的使命。即使經過戰亂的破壞,人們還是會在事後重修教堂,使之完好如初。只有少數例外情況,如德國柏林的破教堂,人們保留了它在二戰時被炸彈損毀的模樣,為了提醒世人戰爭的殘酷,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

中國:廟宇構築城市輪廓線

佛教在東漢時傳入,最初只在少數人中流傳,當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那長達數百年的紛亂時期,當社會動盪、戰亂不斷、人民不分貴賤都受顛沛流離之苦時,自然而然會問自己:人為何來到世上?為何受苦?有什麼方法可以解脫、逃離苦難?歷史安排此時的佛教給予人們合理的解答與脫離痛苦的希望。佛教開始在各個階層中興盛起來,上自帝王后妃,直至平民奴僕,在佛普度眾生的慈悲下,陸續皈依。

由於當政者的提倡,佛教發展極為迅速。在神州各地,佛寺開始被大量興建,佛塔這種外來形式的建築也因中國化而逐漸為人所接受。剛開始佛寺依循印度制度,以塔為中心,塔裡供奉著佛像(註一)。但塔的結構過於狹小,佛像無法居中而立,能進入參拜的人數也受到限制。於是就將佛像置於另建的佛殿裡,此外佛殿牆壁還繪上佛經上所述佛的修煉故事以及天國世界美好殊勝的景象,對廣傳佛教起到積極的作用。慢慢的佛殿的重要性便與佛塔並列,隨著佛教的不斷中國化,佛殿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佛塔。

道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出現的,是以中國傳統的信仰為基礎而發展的本土宗教。到了唐朝,由於皇室姓李,又相傳是老子李耳之後,因此唐朝皇帝多信奉道教。唐人開放大度,對信仰採取相容並蓄的態度,除了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外,基本上是各個宗教的昌盛時期。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信仰,基督教則具排他性。

隨著佛教和道教先後在社會上地位的不斷提高,宗教建築的規格也逐漸和宮殿建築同等級。不論佛寺或道觀,占地面積廣大,多以建築群的形式出現,房舍有多達上千間,建築格局和宮殿建築無異。有作為供奉神像的主殿堂,如同朝廷的正殿;有供修煉者修行生活的齋堂、講道解經用的法堂、藏經堂、客房、園林等等。佛寺多了高聳入雲的佛塔;道觀則多以一條長道和外界連接。

佛寺道觀往往在大殿牆壁上繪滿佛道修煉故事中的場景、天國世界的神聖美好,以展示神佛的慈悲與威德,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在歷朝歷代的宮廷裡多建有佛寺或道觀,以供帝王后妃朝拜。在宗教盛傳之時,佛寺道觀幾乎遍布名山勝地及各地鄉邑城市。除了官方帶頭興建外,民間也競相建廟或捐贈私宅改建為寺觀。

宗教建築不僅占居在城市的重要地點,更遍布在大城小鎮的每個角落。在全盛時期,甚至每個居民小區裡至少都有一座佛寺或道觀。高低林立的佛塔,構成了優美的中國傳統城市的輪廓線。◇

註一:《中國古代建築》p.73

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40期歷史追思【城市中的神殿】欄目——中世紀正教昌盛 教堂廟宇林立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時的偉大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文在藝術上可稱「自然」,在風格上說得上「真」,是古往今來唯一的一個這樣的詩人。
  • 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中華大地,自古就流傳著許許多多的神言、神蹟,尤其在人跡罕至的山嶽中,更是隱匿著不少修煉了幾百年、上千年的修行人,偶爾亦有神蹟顯露給有緣之人。唐代古書《酉陽雜俎》就記錄了一些神山中的神蹟。
  • 歷史的演變猶如天體運行、星球運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也確實體現出了不同於其它星球的時間概念,而歷史恰好就是在這特定的時間中一步步演繹著,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前後這一重要戲目。
  • 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國家,為爭奪希臘世界的霸權而展開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第二年,即公元前430年,當斯巴達軍隊逼近雅典城時,突然發現城外多出無數的新墳,原來雅典城內正流行致命瘟疫。驚詫中,斯巴達國王急忙下令撤兵。雅典被隔絕了,無論是雅典的敵人還是同盟,誰都不敢再靠近這座瘟城。
  • 大難來時,神會用什麼方式除災救人?宋朝時玄武信仰興盛,當人間爆發幾次大瘟疫時,玄武大帝便懷著慈悲之心,顯聖降福,護佑百姓,行神蹟化解瘟疫災禍。
  • 美麗、善良、正義是神的榮耀,也是人的本性,而在拉斐爾的作品中更處處彰顯了這點。這就是為什麼他的畫作在逝世500年後的今天,仍然能夠啟發我們,並帶給我們希望。這也是為什麼拉斐爾的作品對我們當今的社會如此重要,他讓我們看到了事物美好的一面。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