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

蛻變中的基隆安樂高中

位於台灣基隆市安一路佛祖嶺上方的安樂高中,當地人稱為翠嶺安中,現任校長鄭裕成曾任基隆市教育局局長、中山高中校長,96年轉任安樂高中。

 鄭裕成校長希望培養安中每一個孩子都具有行動力(Action),並居領航角色(Navigate);能夠積極學習(Learning),進而能夠出類拔萃,達到卓越的目標(Excellence),這是安中訓練孩子的一個目標,也是學校校務發展的最終鵠的。

安樂高中前身是基隆市立第六初級中學,創校於民國55年,57年改為安樂國中,88年再改制為安樂高中,目前高中部以數理教育為重點發展,設有數理實驗班,在國內各類數理競賽及科學展覽中都有不錯的表現。學校師生在基隆地區語文及專題寫作競賽也屢獲佳績;國中部設美術及啟聰等特殊班,另外在成人進修教育方面設補校30多年。鄭裕成校長表示,校務推動是長遠的,這些校務發展計畫都是經過校內周延的討論,依循原規畫的基礎和目標努力達成。

頗負盛名的體育團隊

學校從民國88年改制後成立高中部體育班,目前每年級各有一班,總計三班。設有男子籃球、女子籃球、女子排球、柔道、角力及橄欖球等專項。在基隆地區及全國的體壇上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高中女子籃球曾獲得全國高中籃球聯賽(HBL)女子乙組冠軍,及多次進入女子甲組八強,相當亮眼,每年HBL球季,都帶起校園熱烈的風潮。

女籃教練吳長亨要求十分嚴格,除苦練球技外,對於生活紀律與學習態度極為重視。柔道角力隊每年於中正盃等多項全國性比賽奪下獎項,屢創佳績。





安樂高中體優組長劉育祈表示,體育班以培養基隆本地子弟為主,招收能吃苦耐勞及守紀律的學生進入學校培訓各項專長。這些體育班學生在升大學都有不錯的表現,去年女子籃球隊5名應屆畢業生全部考取國立大學。歷屆考取台大、清大、師大、北體及台體等學校比比皆是。

要造就怎樣的孩子,身為師表應該以身作則。鄭裕成認為「孩子是在掌聲中成長,孩子偏差時,要想辦法提醒、管教;最重要的是,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好,就應適時讚美、表揚,孩子才會茁壯、優秀。」

大師菁英講座 李昌鈺現身

配合該校高中職優質化及數理班實驗計畫,學校也舉辦「高中職優質化活動──大師菁英講座」,邀請各行業菁英和學生對話,拓展學生的視野。4月2日上午邀請有「當代福爾摩斯」美稱的李昌鈺博士以「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為主題,與師生暢談他自己的生涯發展與人生哲學。

李昌鈺為當代著名的刑事鑑識專家,曾任美國康乃狄克州警政廳廳長,現為該州的榮譽廳長、康州科學諮詢中心名譽主席,也是紐海芬大學法醫學的終身教授,經常來往全球演講,亦莊亦諧的演講,讓全場不時響起笑聲,反應熱烈。



神探李昌鈺博士演講。

「我一輩子實際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他說,從未設想過自己有機會接觸那麼多重要的歷史場景,投入甘迺迪被刺案、台灣319槍擊案、911事件甚至南亞海嘯等鑑識工作。

李昌鈺表示:「人生的運氣固然重要,但是更重的是能夠堅持理想」,他強調:「永遠不要說『不』,要知難而上,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才能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突破每個人生命中的limit(界線)。

出生江蘇如皋的李昌鈺,小時候隨母親來台,大學時原考上海洋學院(海洋大學前身),讀了一個多月因家境問題,投考中央警察大學,從此走入警界,開啟萬分精彩的生涯。他提到,大學時在美國紐約進修生化碩士、博士,困窘的生活讓他只能購買玩具型的打字機撰寫報告,幾年前竟有人特地以美金4,000元買下那台打字機。

李昌鈺對學生強調團隊的重要,他說自己的成就背後,就是一個團隊的鼎力支持才能成功。有別於一般「多做多錯」的觀念,他要學生養成「多做不錯,少做就錯,不做大錯」的態度。在生活上,他主張「在工作中發覺樂趣,在勞動中體會閒情,在信仰中覓得真愛,身心和諧寓教於樂」。

校長鄭裕成表示,這樣的機會相當難得,透過大師講座的活動,讓學生可以親炙各領域的傑出人物,是很特別的學習經驗。對學生而言,是十分良好的生涯輔導教育。未來仍將持續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與學生對話。

 

美術班 培養美的欣賞能力

基隆市安樂中學美術班58位同學,有時在藍藍天際的山邊、黃橙橙夕陽連海隅、有時又在校園的一角、公園的一旁,專注某一景畫作。4月2日起到29日於基隆市政府藝文走廊舉辦第16屆1、2、3年級『時時好心情、處處好風景』美術展。開幕當天,市長張通榮特別祝賀參展同學順利圓滿,更邀請市民洽公之際,都能佇立欣賞同學精心畫作成果。

這次參展作品「小時候」是由蔡詠青所畫,她畫的是小時候的難忘的回憶,跟媽媽一起溫暖的感覺,使用渲染與重疊的技巧。許馨茹的油畫「水果」,花了3個星期才完成,先經過靜物素描,再上釉彩,許馨茹自己覺得蘋果部分畫得最好,明亮清楚。長相甜甜的葉雨璇同學,拿出陪她自己最久、最有意義的娃娃入畫,窗外的大海,高樓聳立,光亮的感覺,對應出自己的「孤單」。

陸怡潔的水墨畫「捕魚的人」,經過圖片的收集,她決定畫鄉下人捕魚時互相幫助的感覺,讓她很感動,先經素描基本功勾勒圖,再上墨。陸同學說,畫波浪時是這幅畫最大挑戰,筆頭要去水分,筆成略歪,一筆勾勒到底。

指導老師陳佳慧表示,安中美術班1年級以基礎素描為基本訓練;2年級則為創意表達;3年級融合創意、設計,展現自己風格為主。

胡德強雖然退休,但仍繼續指導學生作畫。他說早期教素描水彩,近幾年以水墨為主,但指導學生時,以素描明度來解說墨色變化。

教書38年的胡德強表示,學畫有興趣是第一,更重要的是耐性。國中生應以教導美感教育為第一優先,美感教育才能使文化深耕及普及化。將來在各行各業,當醫生的手術縫合會更美;土木工程者,橋梁不再只是橋梁,會更趨於完美;室內空間設計,連光線、燈光也是一種美學,如此文化內涵才會深刻。胡老師最後建議,要提升繪畫能力表達,一定要多看書、多旅遊。

吳美玲老師任教美術班17年,她覺得學美術有「三要」,一要能吃苦耐勞,除了學生要有天份,更要爭氣。二要達到學校要求,不能只靠術科,學科也要好。三要家長支持,不驕縱孩子,才能打好基礎。

吳美玲老師希望國中這三年的學習,奠定札實的基本功,在人生中留下美妙的經驗與難忘的回憶之外,更冀望將來在美術上展露頭角,開創藝術一片天,引領各行各業對美的欣賞能力,將真、善、美傳播。

鄭裕成校長期許美術班,應該真正發揮教育功能,在基本功的學外,對每個不同資質、興趣、天份的孩子,能因材施教,分組教學,才能進一步造就學生,孩子特點在哪裡!應該可以得到什麼!達到什麼程度!去做細想,就有不同作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