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心理

愛他,就不要抱他

“少將兒子抱在懷裡,而是讓他隨便地爬,父母不應該是他的保護神。當兒子不慎摔倒在地時,我不會去扶起他,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兒子應該從這些小事 中學會獨立的能力。他應該明白,他不能永遠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1801年,53歲的老卡爾威特正是運用這種方法,把一個公認智力低下的孩子培養成大才,在八歲時能嫺熟的運用德、法、義大利、英與希臘語等六國語言,通曉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10歲進哥根廷大學,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又 被授予法學博士學位,同時被聘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這個男孩就是卡爾?威特,德國著名的數學天才。由老 卡爾威特“愛他,就不要抱他”的教育觀,我想到當今有些父母的教育非理性行為。

  據報導,一北京男孩到上海讀書,他的媽媽已托上海的朋友在那所大學附近租了套兩居室。她說:“我去陪讀,主要是擔心兒子從來沒離開過家,不愛和人交際,自理能力很差;”廣西玉林有位何先生,當他知道在南寧上大學的女兒期末考試5門功課都不及格時,不惜放棄養家糊口的小麵館,長期住在南寧陪女兒一 起上大學;四川成都市某縣,兩所省級重點中學附近,有個“陪讀”一條街,房子十分緊俏;北大周圍的出租房裡也住了不少從外地來陪讀的學生家長。放心不下或 難以釋懷成為不少中國父母獨特的“愛”的表達方式。

  誠然,現在物質生活水準提高了,又多是獨生子女,為人父母者誰不疼愛自己的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好前途並且“成龍成鳳”呢?所以家長們不 遺時間、金錢、愛戴之餘力,竭盡全力、全能,全程為孩子服務;又加上現在孩子的生活能力弱,社會環境又比較複雜,家長們才會有此“與時俱進”的創意佳“的 ”做法。真可謂:“犧牲自己幸福,為了兒女前途。”

  這種創意“佳”的背後還是有隱憂的。陪讀也罷,代勞也好,能做到一時能做到一世嗎?孩子正是求學上進獲得自我人格的的黃金時間,他不僅學知識還學生活能力,正常的人格會在這個階段健全起來,稚嫩心理會 在這個階段趨於成熟,並由此形成他們對社會的基本觀點以及對自我的基本認知和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模式。這樣,才有可能長成枝葉繁茂的棟樑。

現在,這種必備的良好機會被殘酷的剝奪了,不說會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會養成自我中心意識,也不說會缺乏同情心和疼愛父母之情,至少,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缺乏生活之“ 鐵”的堅強,人生之“鈣”的骨氣,事業之“鋼”的能屈能伸,甚至會形成社交恐懼症等不健康心理,最終影響他們的人格形成。這種適得其反的“愛”難道不應該深刻反思嗎?

  孩子已有了自己的的思維,家長過多的束縛有時會好心得不到好報,招致孩子的反感。如前文中北京男孩曾說:“之所以報考外地的大學,就是想脫離父 母的束縛和庇護,過自由自在的大學生活。沒想到媽媽非要跟著陪讀,還想在附近買房子,想起來就夠恐怖的!”

“很希望自己能回歸到同學當中去,跟大家過同吃 同住的集體生活。但我又不敢向父母提出回校住宿的要求,畢竟他們為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一個被父母陪了3年的大學生說。“對媽媽的呵護,我一直很痛苦。我知道母親很愛我,並為此放棄了工作,但我覺得這份愛太沉重了。”家長不夠民主的獨裁作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踐踏了孩子的心靈空間,這無疑給發展中的孩子戴上了沉重的精神鐐銬,鎖著身心,摧殘著心芽,這不像 是21世紀的作派倒像是回到了蒙昧無知自尊沉淪的封建時代。

  也許有些家長會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是的,這就更需要果斷放飛,大膽鍛煉,及時彌補,用適當的方式培養子女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行為自製的能力,而不是變本加厲的陪讀或溺愛。現代研究表明,人的更多才能是在社會習得中得到的,狼孩之所以變得智力低下與脫離社會環境關係密切。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私生女因為母親害怕社會的壓力而被養在閣樓之中,與世隔絕。5歲那年,當她面對社會的時候,人們發現她的智力遠遠低於她應該達到的水準。捨不得讓孩子獨立或嘗試失敗,只會使他們的生活能力日益弱化,進而有可能成為未來社會被淘汰的對象。

再回到老卡爾的的教育觀念上,他說:“替孩子做太多的事,會使孩子失去實踐和鍛煉的機會。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過分為孩子做事,實際上等於告訴孩子:他什 麼也不會做,是個低能兒,他必須依靠父母,否則就不能生活。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會便會無所適從,會到處尋找幫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 的照顧的,獨立意識更無從談起,這實際上是害了他們。”想想老卡爾,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應該能做出理智的選擇了吧!(文/耿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