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別給男孩貼標籤

不久前,看到有關四川地震災區準媽媽的報導。

38歲的李涵,10歲的兒子在地震中遇難。她說,如果這次生的是還是男孩,一定要教他調皮一點,不要像哥哥那樣乖。因為,「地震裡走掉的孩子,很多都是很乖的,調皮的孩子活下來的多。」

李涵這樣說,我想可能是因為,一向聽話的孩子即使在感覺到大地顫抖後,仍然會坐等老師發號施令;而平素調皮搗蛋、就愛冒險的男孩可能會按捺不住地跑出去。

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在英國,同是38歲的女友懷頭胎6個月,花了將近200英鎊去私人診所做B超。

她說,她所屬的公立醫院不透露胎兒性別,她想知道懷的是不是男孩。我追問,如果是男孩又怎麼樣?她說,知道了,就有時間調整心態,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現在在英國,我們面對著一場規模浩大、有「科學依據」作後盾的「反男孩」宣傳:男孩動輒就被描繪成調皮搗蛋、惹事生非、多動症患者;與女孩相比發育遲緩、成績差、前途暗淡,簡直就是二等公民。

難怪,時常有人向我投來同情的目光(我有兩個男孩)。

青蛙、蝸牛、狗尾巴

「醜化」男孩,古已有之。英國一首古老的童謠就說,「小男孩是用什麼做成的?青蛙、蝸牛和小狗的短尾巴;小女孩是用什麼做成的?蜜糖、香料和所有的好東西!」

不久前長子生日,來賓中,穿著漂亮連衣裙的小女孩安安靜靜地畫畫或是神態優雅地聊天;幾個男孩卻從一個房間竄到另一個房間,玩老鷹抓小雞或是「大灰狼,幾點了?」的遊戲。大灰狼肯定比小畫家噪音大多了,身後也難免留下一片狼藉。

7年間,我所聽到的、讀到的「理論」也似乎都在強調養男孩的「挑戰」。讀過澳大利亞作家Steven Biddulph的《Raising Boys》或是英國人Tim Kahn的《Bringing up Boys》,你就不會再把生男孩看作人生一大喜;上星期出版的英國著名兒童問題作家Sue Palmer的《21世紀的男孩》副標題讓人心寒:現代生活如何導致男孩脫軌,怎樣讓他們重返正道!下個月出版的美國作家Michael Gurian的《男孩的用途》批評「社會、家庭和學校未能給整整一代男孩指明人生的方向」。

有統計數字說,英國幼兒園中,男孩被開除的可能性比女孩高4倍;小學學認字讀書,男孩需要「吃小灶」的概率比女孩高3倍;該上中學了,男孩的聽說水平落後女孩11個月,讀寫落後12個月,數學落後6個月。連年中學會考,幾乎所有的科目男孩成績都不如女孩;現在50%的女孩能考上大學,男孩卻不到40%;被拘留的青少年男女比例是4:1;被開除的學生中83%是男孩。

寫到這裡,我已然欲哭無淚……這一切,都該怪誰呢?

別給男孩貼標籤

有專家認為,男孩帶來的挑戰主要是天性造成的。男孩天生能量大,需要跑跑跳跳、打打鬧鬧(我常對友人形容,帶孩子如同養小狗,每天需要遛兩回);男孩更喜歡冒險、打鬧,從中,他們學到的是判斷能力、自信心和處事本領。

像現在這樣,一生下來就被「定性」,如同Tim Kahn形容的:沒完沒了地給男孩戴上「麻煩」的標籤,他們就會成為麻煩。在很多男孩心目中,表現差、學習成績差成了「酷」,就知道用功反倒會被起個「geek」或是「nerd」的外號。

缺乏榜樣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英國單親家庭很多,很多男孩成長過程中缺乏男性榜樣,僅有的女性榜樣——媽媽對男人的觀念可能也很負面。

另外,小學裡幾乎沒有男老師,中學裡也寥寥無幾。這樣,從教室布置到課間玩的遊戲,都難免女性化。在這樣的環境中,有的男孩子不自覺地也女性化、變得乖巧了,但有些男孩卻會感到本性受壓抑,從而反抗、行為更難控制。

老師怎麼這麼偏心眼?

男孩成績差,有教育專家認為,現在的考試方式對女孩子有利,因為女孩更謹慎,模塊式考試、單元作業計學分都是女孩的強項。相反,男孩更願意臨時抱佛腳,考試前死記硬背,不符合現行考試體制的要求。

去年,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教育心理學講師J.Swinson說,他發現,現在小學中雖然女孩同樣可能調皮搗蛋,但男孩子遭批評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上課中,即使男孩子同樣舉手,老師也更願意挑女孩回答問題。他認為,對男孩子的這種「偏見」很有可能損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導致他們表現差、成績差。

長子就時常抱怨老師「偏心眼」。他說,只要女生往老師跟前一站、打開眼淚的閘門,老師經常不問青紅皂白地就判男生,「到操場邊罰站5分鐘」。

我再給男孩鳴個不平。為什麼我們一說起5歲的女孩會讀書就沾沾自喜,怎麼從來沒有人誇獎同歲的男孩跑得有多快?樹爬得有多高?跳牆的時候有多勇敢?為什麼男孩子的強項一定要被看作缺陷呢?

男孩子更像男孩子

如果今天的男孩都像女孩一樣乖巧,明天人們上哪去找男子漢呢?

我想,李涵所說的「希望自己的男孩更調皮」,可能指的是男孩子能夠更像男孩子,思想獨立、處事果斷勇敢、敢於冒險。

我的同事騰龍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把英國2000年後稱作「裹在套子裡的一代」。厚厚的安全套下,喘氣恐怕都困難,還怎麼果斷、冒險?

因此,不管出了什麼事,老師不讓動,恐怕就不敢動。

轉自「BBC中文網」(原篇名<從「地震裡走了的乖孩子」說起>)◇(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