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97)

1 蘇聯的威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久即舉行的大選中,英國人民拋棄了剛剛帶領他們走向戰爭勝利的邱吉爾。此前在出席雅爾達會議時,有一天邱吉爾參加由羅斯福作東的宴會。在宴會上非正式的談話中,邱吉爾說,他是經常被當作反動派“被痛打”的。但是在他和羅斯福、史達林三個人中,只有他隨時可能由他的人民通過投票把他趕下臺。

他個人倒是以這種危險而引以為榮的。史達林和他開玩笑說:首相顯然是害怕英國即將舉行的大選的結果。邱吉爾回答說:他不僅不害怕,反而以英國人民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這樣做,他們就有把他們的政府撤換掉的權利而感到自豪。但事情一旦真正擺在面前,邱吉爾就不大自豪得起來了。當保守黨的失敗最終被確認後,邱吉爾感到的是失望和迷惘,他十分沮喪,並且不無微詞。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一卷中談到嚴厲而又卓越的法國前總理克列孟梭“一下子就被法國人拋棄了”時,引用了古希臘哲人普魯塔克的名言:“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強大民族的標誌。”這句頗具嘲諷意味的話被邱吉爾說出來,多少也反映出了他的無奈和氣憤。邱吉爾緊接著又抨擊道:“法國在遭到如此嚴重削弱的關頭,便犯這種脾氣,那是很輕率的事。”這是否是在某種程度上對英國人的批評與指責呢?

7月26日,邱吉爾正式向國王遞交了辭呈,並請國王召見工党領袖艾德禮。為了安慰邱吉爾,國王提出向他頒發嘉德勳章,但邱吉爾認為在此時接受這一榮譽不太合適而謝絕了。邱吉爾最後在唐寧街發表了一項聲明,“向在危難的歲月中我曾為之服務過的不列顛人民表達我深厚的謝忱”。他為不能完成對日本的戰爭而感到遺憾,但他宣稱:“然而這方面的一切計畫和準備都已做好,而且結果的來臨可能比我們目前所預料的要快得多。”

兩天以後,當艾德禮和新任外交大臣貝文準備飛往波茨坦去時,邱吉爾拒絕了艾德禮建議他作為代表團成員重返波茨坦的邀請,而是到契克斯度過了一個沉悶的週末。他很快搬離了唐寧街,因為他對拋棄了他的英國民眾深感失望,使他“不願再耽上一個小時來負責管理他們的事務”。

當8月1日議會復會時,邱吉爾在下院已經是反對黨的領袖了。他在走進議會時,保守黨議員們高喊著“一個快活的好夥伴”來迎接他,但這喊聲很快就被人數遠遠超過保守黨的工黨議員的勝利歡呼所淹沒。這使邱吉爾深感不快。



1945年8月9日,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邱吉爾在告別聲明中的預言很快就更為迅速地兌現了。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佈《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史達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入中國華民國東北地區。中華民國國軍亦對華南地區發動躁進作戰,目標廣東及湖南。而同月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震撼日本。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天王裕仁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正式宣佈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簽署的,此後麥克亞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1945年8月15日,邱吉爾再次走在議長身後到聖瑪格麗特教堂參加戰爭勝利的感恩祈禱,不過這一次他是作為反對黨領袖陪同新首相罷了。

但此時的邱吉爾卻在思考對世界永久和平產生威脅的蘇聯,早在1945年2月初,“三巨頭”邱吉爾、羅斯福與史達林在克裏米亞的雅爾達舉行會晤。雖然對於整個世界大的方向,作了規劃,但隱患很多。會議還就波蘭疆界達成了協議,但對波蘭政府的組成未形成一致的明確意見。在這次會議中,史達林敦促羅斯福和邱吉爾簽訂了一項秘密協定,也稱雅爾達密約。這是一份沒有中國代表參加,而由三國首腦背著中國政府秘密討論侵害中國主權、瓜分中國領土的一份協議。

這次會議的召開和的雅爾達密約的制定,全都是由蘇聯的史達林一手操辦。

雅爾達密約全文:

三強領袖——蘇俄、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獲致協議,在德國投降後及歐洲戰爭結束後之二或三個月內,在下列條件下,蘇俄應即參與盟國方面,對日本作戰:

一、外蒙古現狀(蒙古人民共和國)應予保持。

二、因日本在一九○四年之後,而被攫奪之俄國原享權益應予恢復,其中包括:

1、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島嶼,將交與蘇俄。

2、大連商業港,列為國際港,蘇俄在該海港內之特別權益將予保護。蘇俄並得恢復租借旅順港,為其海軍基地。

3、中東鐵路以及通往大連之南滿鐵路,將由中國及蘇俄合組之機構共同經營。三國同意,蘇俄之特別權益,應予保障。中國繼續保持在東北之完整主權。

三、千島群島將割讓交蘇俄。

三國並確認對上列外蒙古、海港及鐵路之各項協議,須徵求中國蔣介石總統的同意。羅斯福總統在史達林之建議下,將設法獲取蔣總統的同意。三強領袖獲致協議,在擊潰日本之後,蘇俄上項之要求,將毫無疑議地得以達成。蘇俄表示樂意與中國國民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協定,得以武力協助中國自日本壓迫下求解放。雖然,英美不必以大量犧牲換來對日戰爭的勝利,但是蘇聯介入中國使世界未來佈局產生深遠不良後果。

雅爾達會晤後,邱吉爾寫信給羅斯福:“蘇聯形成了對自由世界的威脅。” 1945年3月史達林逮捕了波蘭非共黨的領導人。4月底,當歐洲戰事即將結束時,邱吉爾意識到蘇聯可能主導歐洲的危險,他電傳給正在蘇聯7周紅十字會旅行的妻子克萊門蒂娜:“我簡直用不著說勝利之下存在著有害的政治和要命的國際對抗。”1945年5月12日邱吉爾更加注意到蘇聯的威脅,並與美國繼任的杜魯門總統的通信中,他就使用了“鐵幕”一詞,他說:“在蘇聯的前線拉下了鐵幕。”

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上,英美與蘇聯的分歧更公開了,杜魯門希望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英美反對蘇聯分割德國的政策和減少德國的賠款數量,也反對蘇聯的東歐政策。

在離開首相府的日子裏,“邱吉爾有時間做非常必要的休息”和“保持他作為超越英國政治的領導人的聲望。”邱吉爾也偶爾在議會作簡短發言,對工黨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但大部分時間他都在訪問西歐,接受紛至遝來的榮譽學位、榮譽公民稱號、各種獎章和禮品。9月,議會休會了。在決定今後何去何從之前,邱吉爾決定先度假。他在義大利北部的科莫湖畔作了充分的休息,然後計畫撰寫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11月,他在布魯塞爾的一次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歐洲合眾國”的創議設想,此後他又在多次演講中提到這一思想,他認為這不失為一種解決戰後政治、經濟問題的救世良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