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書序:難得一見的重量級著作

難得出現一本重量級著作。賀琳.安德森的《合作取向治療——對話‧語言‧可能性》展現了和她共事多年團隊成員的不凡成就,包括她長期的合作夥伴、已故且深受人懷念的哈洛.古利辛(Harold Goolishian)。哈洛從未著書立說,但他的理念在本書展露無遺。還有許多實務工作者也做出貢獻或受到本書觀念的影響。

安德森猶如一位天賦異稟的畫家,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畫廊,其中不僅陳列她自己的畫作,還包括整個團體的作品。

同時,本書也是安德森個人的非凡成就。她承擔了整頓艱鉅得令人生畏的思想運動任務——後現代理論,並呈現這個理論的要素,與為了回應它而發展的合作取向之間的關聯。在安德森的努力下,促成了一場更大規模的哲學對話,主要發生於學術界,如今開始影響實務工作的領域。

安德森站在人性的層面,以一篇名為〈如果我的故事有任何幫助〉的軼事揭開本書序幕,那是一位母親寫給試圖幫助她的家庭和兩位患厭食症女兒的專業人員一封真摯的信。在瑞典的工作坊,安德森與這個家庭會面時,發現他們絕望於一直找不到願意傾聽且重視其意見的專業人員。實際上,本書其餘部分都是安德森對於那封信的回應。

安德森的回應也回答了長久在我腦海中構思的一封信。我個人的家庭治療訓練的經驗(如今我把它放在「關係治療」〔relational therapy〕的類別下)經常讓我感到使不上力,且無法勝任。我向來自嘲需要為我的無力進行治療。這種不滿的心情帶領我走向心理學家凱若.吉林根(Carol Gilligan, 1982)的女人「不同的聲音」(different voice)概念。

在吉林根的概念,女性不同的聲音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結(connection)及「關懷倫理」(ethic of care),我認為一點都不會限制女性,同時開始思索如何將這個概念落實在我的治療態度中,尤其是在如此眾多女性參與的工作領域。

觀察安德森與古利辛過去十多年的工作,我發現他們也同樣重視與人們的連結。他們仔細傾聽前來協談者的心聲,反覆推敲其中意義並力求確認。通常他們會當著其他家庭成員的面,傾聽其中一位成員說話,彷彿在跟這些人單獨交談。詮釋或介入很少見。問題似乎在談話中消弭了。在他們的工作中,其實我慣稱的家庭治療開始消失。

我喜愛閱讀本書,尤其是書中的「飄浮的島嶼」:那種純粹哲學式的詳論,悉心暢談自我的意義、知識的本質和改變的問題。我特別感謝安德森對於我個人專業發展的重要部分——系統隱喻(systems metaphor)尊重地保持距離。

書中提到的「洋蔥理論」是她和古利辛援引社會學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提倡的社會系統規範觀點。根據這個理論,個人、家庭和社群猶如俄羅斯娃娃般彼此套疊在一起,其中較小的系統必須進行調整,以確保較大系統的穩定。我們很容易看到這類觀點如何支持大小系統中層層影響的病理觀,這種病理觀幫助專業助人者不只是與所謂的功能失調者工作,更與他們的家庭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