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友古人

文/崇瑋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能跟青蓮為友,終日吟詩作對,實為文人之幸,做事灑脫的他,總是不拘小節,只因為偶遇而結識,那年的春,那一天。

撈月前二週……

我頭一次遇到他,佯作遁世的他,依然喝著酒,我以拜見偶像的心情請他飲了一杯,自此開始攀談,與他的對話中,我感受到一股文人的驕傲與自負,那是他獨特的氣勢,縱然朝內的玄宗與貴妃是如此的令人氣憤,但他仍憂心天下,「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矛盾的他,讓我看到了這個時代的種種面向,但我也學會了灑脫。

撈月前天……

我與他同坐亭中,「將進酒,君莫停」,把酒同歡,那是我所無法接近的飄逸,真不愧賀知章當年提他為謫仙,月色皎潔,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不屈不撓的風骨,文采的高妙;亭下對飲,他同我說明日乘舟歸去,那是最後一次見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後來再也沒有看到青蓮,有人說最後一次是在當塗看到他,我不會忘記他的不拘,他的豁達;「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他教會了我如何在不順中,依然順著自己的個性而活,如此自然,為文的氣勢與奔放,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那謫仙只是回傳說裡去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白因清逸脫俗、才調無倫、狂放不群、博學灑脫、眼界超凡而獲得「詩仙」的美名。
  • 泰山自古以來是很有靈氣的山脈,李白在泰山上遇到仙童,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 李白在他的詩中有這麼兩句:「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酒壺」是許多修道之人的日常必需品,因此與酒壺有關的奇聞軼事也特別多,許多都講到了酒壺裡面別有洞天,或另有一番天地。有一個關於「壺公」的傳說也是這麼說的:
  •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高雄報導)主張「生活當中必須補充心靈層面的東西」,高雄市抗癌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鈴華經朋友推薦,16日晚上和先生一起觀賞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第六場的表演。其中《李白醉酒》令她感觸特別多,她說:「因為李白是中國歷史文化非常有名的詩人,他的許多詩作,我們都耳熟能詳。或許李白是個平凡的人,由於靈感,把潛在能力發揮出來,寫下流傳千古的名詩,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激勵。」
  • 美麗的形態因人而異,而臉是人身上感情最豐富的地方。要如何判斷一張臉的美麗與否,大家的觀點也各不相同,我想得從他的神情來下定論,畢竟那是上天造人時,賜給人們最美好的部分。
  • 說話就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只要沒有身體缺陷,大多數人都擁有這項基本的表達能力。如何能夠在人與人的對話之中,使人信服於你,關鍵就在於得不得體,以及合不合理,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