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土地的變遷(9)

呂合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這怎麼行啊﹗得趕緊分到各戶入窖。」村中老人向二孩建議。

「不能分﹐公社不讓分。以後吃食堂﹐要集中保管。現在人手不夠﹐收都收不完﹐那有人進行保管。」二孩說出自己的苦衷。

「這不是小事﹐你趕快向公社反應。」

「早說過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盡快收回﹐盡量減少損失吧。」

秋收還在進行﹐二孩就請來幾位老人﹐商量辦食堂辦法。

「這是開天劈地頭一回的事情﹐我活了六十多歲﹐沒有見過﹐也沒聽說過。」李子義首先發表感慨。

「是啊﹗怎麼辦﹐千頭萬緒﹐真是難啊。」木匠隨和著。

「公社下了死令﹐食堂非辦不行﹐我們村還辦晚了。正因為難﹐才請幾位老人﹐拿個主意。」二孩說出實情﹐「不是能不能辦﹐是怎麼辦的事。你們見識的多﹐知道事情多。商量一下﹐誰做飯﹐誰找家伙。在那做﹐在那吃﹐怎麼定量。飯還好做﹐菜就更難做﹐更難分。」

今天是十月九日﹐也是小湖吃食堂的第一天﹐主食是包米麵餅子。十五歲以上每人兩個﹐以下每人一個﹐三歲以下每人半個。殺了一口豬﹐菜是白菜豬肉燴粉條。隊伍排的很長﹐每人拿個碗。很新鮮﹐嘻嘻哈哈鬧個不停。

「我的菜裡肉太少﹗」二愣子叫到。

「我的餅太小﹐為什麼﹖我要大的。」二孩媽哭著喊著要換餅子。

「你看不都一樣大嗎﹖」伙管員解釋說。

「你看二愣子的餅﹐比我的大多了。」確實不一樣大。

「就一個大的﹐叫二愣拿去了﹐不信你挑。」二孩媽果真檢了兩個大的﹐走了。後面的人都要選﹐大家一哄而上﹐都圍上來﹐把一筐餅子全搶光。有的拿了五個﹐有的拿了四個﹐有的人沒搶到餅子﹐就去搶菜﹐完全亂了套﹐菜灑了一地。很多人即沒有餅子﹐又沒有菜。又吵又鬧﹐連哭代罵﹐二孩沒有主張。公社連夜將立政和有齋調回﹐二孩與賴子去了工地。

「怎麼辦呢﹗」立政問有齋?

「我看首先是把吃飯安排好﹐明天早上吃飯分批﹐三個隊分開吃。」有齋說道。

「以後怎麼辦﹖」立政又問了一句。

「找幾個老人研究一下。」有齋和立政馬上找來馬木匠﹑李子義等﹐他們還是一致反對吃食堂。

「吃食堂確實是個新事﹐有很多困難。這不是我們一個隊的事﹐全國都是一樣。我們不吃食堂﹐公社﹑縣裡都不同意﹐其他隊七月就辦了﹐所以必須辦。你們想法能理解﹐不是我們想不想辦的事﹐而是怎麼辦的事。即能使上面通過﹐又能盡量使大家滿意或理解。」立政講明利害。

「能不能將一個食堂﹐變成三個食堂。食堂越小越好辦﹐越好管理。」有齋想出一個方法。

「我看不如辦成九個食堂﹐每個隊三個﹐每個食堂七﹑八戶。糧食統一分配﹐統一管理。」馬木匠作了補充。

「我看也行﹐反正是吃食堂了﹐如果沒有更好辦法﹐就這樣定。」立政也同意辦成小食堂。

「可以﹐可以﹗就這樣定吧。」大家隨和著。

「還有一個事﹐就是收各家的鐵器的事﹐也是個死命令﹗」立政說道。

「一個農戶有什麼鐵器﹐聽說大湖﹐將各家鍋鏟刀壺盆等﹐都收走。引起很多意見﹐造成生活的困難。連口熱水都喝不了﹐罵聲連天。有人借故﹐將隊幹部都給打了。」李子義談了他的聽到的事情。

「都收走﹐是不行﹐不收也不行﹐是支持鋼鐵大躍進大事。能不能收一部分﹐該留的還是留下。」有齋談出了折中方案。

「明天開個動員會﹐各家舊的﹑壞的﹑用不著的﹐收集起來。不用再藏了﹐各戶翻箱倒櫃﹐當個大事辦。對公社有個交待﹐各家也能滿意。」立政說出自己的辦法﹐大伙表示同意。全村對於收鐵很支持﹐兩天收集二百五十斤廢鐵。

公社辦了個小煉鐵爐﹐根本沒煉出過鐵﹐只是將廢鐵器熔化了﹐就向縣裡報了捷。小湖的廢鐵﹐又使煉鐵爐冒了兩天煙。

「老姐姐﹐這食堂吃的沒滋沒味﹐原來吃煎餅﹐現在吃餅子。不好吃不說﹐不一會就餓了。連個混湯熱水也沒有﹐這日子可怎麼過啊﹗」二孩娘到馬王氏家串門﹐談了吃食堂的事。

「我也早就想吃煎餅了﹐不如向食堂借十斤包米﹐我們磨糊子攤煎餅吃﹐你看行吧。」馬王氏提出了大膽的想法。

「行﹐怎麼不行﹐明天早上我們一起去。」二孩娘完全贊成。

第二天早上﹐她倆找到立政﹐要借糧磨煎餅。

「你們等一下﹐我們研究研究﹐好嗎﹖」立政愣了一下說。

「行﹐你們得快點。」她們有點著急﹐立政馬上召開會議。

「這個想法好﹐大家都有這個意思。吃餅子又費﹐又不習慣﹐就改成吃煎餅。」有齋也很同意這個想法。

「用糧食換煎餅或者定點加工煎餅﹗」馬木匠顯然很高興。

「還是用糧食換煎餅省事﹐誰願意加工都行。」立政說。

這個做法得到大伙的支持﹐小湖群眾情緒穩定下來。其實有的食堂﹐只是分煎餅﹐菜呀﹐粥呀都是自己做。立政與有齋閒時到各處看了看﹐秋收很不像樣﹐也沒有結束﹐秋種根本沒有進行﹐他們邊走邊說。

「趕快組織二次秋收﹐把包米乾﹑包米棒﹑地瓜收回。立即進行搶耕搶種﹐再晚就不行了。」立政說。

「最近從工地跑回的很多人﹐勞力不是問題﹐就各隊隊長沒有回來。」有齋說出了困難。

「好辦﹐偷偷通知﹐叫他們立即回來﹗明天就回來。」立政下了決心。

「李樹你們耕種有困難麼﹗」有齋到二隊﹐看到滿頭大汗李樹。

「困難很多﹐好在工地上的人﹐都偷跑回來了﹐工地沒有飯吃﹐都跑光了。」李樹很高興﹐「現在耕種晚了點﹐還行﹐再晚十天就徹底玩完。」

「立奇你沒餓瘦﹐人都回來麼﹗」立政開玩笑地問立奇。

「還沒瘦﹐腸子都餓細了﹐一天四個窩窩頭﹐能不瘦嗎﹖挺過來了。隊裡的人大部分都回來了﹐都在忙著耕種﹐再晚一步﹐來年就好看了。」立奇回答。

經過二十幾天忙活﹐秋耕秋種基本完成。並且收回包米三百五十斤﹐收回地瓜三千五百斤。雖然有些損壞﹐但是還能吃。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就是六零年。這是中國人不能忘懷的年代﹐是謊言變成苦難﹑吹牛變成飢餓的年代。(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湖村今天很熱鬧﹐因為馬家三兄弟在分家。老大永廣﹐為人誠實﹐幹活不太下力﹐外號「懶包」。老二永恆﹐心眼多﹐遇事好占小便宜﹐大家叫他「鬼子精」。老三永遠﹐老實可靠﹐能吃苦﹐外號「三摳」﹐三摳叫的很響了﹐真名反而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們的父親叫木和﹐為人忠厚﹐日子過得還行﹐有十幾畝地﹐一家還算和氣﹐三月前老人去世了。
  • 工作組到了李歪家﹐李歪家有五口人﹐沒有一攏地﹐是村裡最窮的人家。長年在三摳家打工﹐靠著拾點莊稼﹑挖些野菜﹑親朋接濟為生。荒年時﹐難免要飯。

    工作組進門後﹐剛說出﹕「窮人被富人剝削才窮的﹐我們要聯合起來﹐向富人要糧﹑要地。要……」

  • 立夏離家已經六年﹐當初想去東北﹐走到滕縣又餓又累﹐走不動了。正好有招兵的﹐他們就報了名。由於立夏認識幾個字﹐留在團部當收發員。因為他能吃苦﹐做事勤快﹐很快就當了幹事﹐現在是副連長。他一直沒走遠﹐在萊蕪﹑平邑一帶活動﹐現在就在縣「土改辦」任副主任。他家的事﹐他一清二楚。
  • 工作組撤走之前﹐指定李二孩是小湖村村長﹐二孩家有四口人。他老婆有點發獃﹐說話不利落﹐有一個三歲的兒子﹐老娘幫忙些家務。土改鬥爭會後﹐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說不準」﹐立政是支書。大毛頭、二賴子都是黨員﹐村中大小事由他們說了算。
  • 「表哥你把時局看透了﹐把會議精神領會透了﹐我從小幹活不行﹐現在地多了﹐我也管不了。所以﹐我只能到合作社裡混了﹗」有齋也不是不同意﹐就是想聽聽大學的意見。
  • 立政說﹕「合作社是個新事﹐大家沒有經驗﹐管理也跟不上。退社不是小事﹐要區裡批准﹗」

    退社不成﹐要求重新改選隊長。二隊改選李樹為隊長﹐二賴子當了飼養員。

    春節快到了﹐人們都在製辦年貨。村裡來了兩個帶槍的人﹐把李四鐵帶走了﹐人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現在人們都怎麼了﹐發瘋了﹗說的都是些瘋話﹐一句真話都沒有。」散會後﹐廣東和立群走在一起﹐邊走邊說。

    「不是他們瘋了﹐是這裡瘋了﹗」立群用手指指天說。

  • 五九年秋季﹐地裡莊稼長勢格外喜人﹐肯定是個豐收年。秋收馬上要開始﹐小湖的人們都在殷切盼望著﹐挖水渠的三十六名勞力能早點回來。可是﹐盼來的卻是公社的通知。還要再調走四十名勞力﹐去支援鋼鐵大躍進。胡州又來到小湖﹐在動員會上他說道。
  • 奔崖直下瀉飛泉, 震耳雷鳴匝地煙。 避暑松瀧諧萬籟, 迷濛漫野水連天。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此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前半生經歷的反思;那種徹悟後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態。人生的歷程,在學習和經歷中成長,通過讀聖賢書,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處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