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

中國第一通史:史記(6)

史記卷二 夏本紀 第二

夏禹,①名曰文命。②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③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爲人臣。

  注①集解謚法曰:“受禪成功曰禹。”正義夏者,帝禹封國號也。帝王紀云:

  “禹受封爲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

  注②索隱尚書云“文命敷于四海”,孔安國云“外布文德教命”,不云是禹名。

  太史公皆以放勛﹑重華﹑文命爲堯﹑舜﹑禹之名,未必爲得。孔又云“虞氏,舜名”,則堯﹑禹﹑湯皆名矣。蓋古者帝王之號皆以名,後代因其行,追而爲謚。

  其實禹是名。故張晏云“少昊已前,天下之號象其德;顓頊已來,天下之號因其名”。又按:系本“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國”。正義帝王紀云:“父鯀妻修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長,本西夷人也。大戴禮云‘高陽之孫,鯀之子,曰文命’。楊雄蜀王本紀云‘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于石紐’。”括地志云:“茂州汶川縣石紐山在縣西七十三里。華陽國志云‘今夷人共營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猶不敢放六畜’。”

  按:廣柔,隋改曰汶川。

  注③索隱皇甫謐云:“鯀,帝顓頊之子,字熙。”又連山易云“鯀封于崇”,故國語謂之“崇伯鯀”。系本亦以鯀爲顓頊子。漢書律曆志則云“顓頊五代而生鯀”。按:鯀既仕堯,與舜代系殊懸,舜即顓頊六代孫,則鯀非是顓頊之子。蓋班氏之言近得其實。

  當帝堯之時,鴻水①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髃臣四岳皆曰鯀可。堯曰:“鯀爲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賢于鯀者,願帝試之。”于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②乃殛鯀于羽山以死。③天下皆以舜之誅爲是。于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注①索隱一作“洪”。鴻,大也。以鳥大曰鴻,小曰雁,故近代文字大義者皆作“鴻”也。

  注②索隱言無功狀。

  注③正義殛音紀力反。鯀之羽山,化爲黃熊,入于羽淵。熊音乃來反,下三點爲三足也。束鴋發蒙紀云:“□三足曰熊。”

  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爲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讓于契﹑後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

  禹爲人敏給克勤;其箰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爲律,①身爲度,②稱以出;③亹亹穆穆,爲綱爲紀。

  注①索隱言禹聲音應鍾律。

  注②集解王肅曰:“以身爲法度。”索隱按:今巫猶稱“禹步”。

  注③集解徐廣曰:“一作‘士’。”索隱按:大戴禮見作“士”。又一解云,上文聲與身爲律度,則權衡亦出于其身,故云“稱以出”也。

  禹乃遂與益﹑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①定高山大川。②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③卑宮室,致費于溝淢。④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⑤山行乘琻。⑥左準繩,右規矩,⑦載四時,⑧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觽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觽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注①集解尚書“傅”字作“敷”。馬融曰:“敷,分也。”索隱尚書作“敷土隨山刊木”。今案:大戴禮作“傅土”,故此紀依之。傅即付也,謂付功屬役之事。若尚書作“敷”,敷,分也,謂令人分布理九州之土地也。表木,謂刊木立爲表記,與孔注書意异。

  注②集解馬融曰:“定其差秩祀禮所視也”。駰案:尚書大傳曰“高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屬”。

  注③集解馬融曰:“祭祀豐絜。”

  注④集解包氏曰:“方里爲井,井閑有溝,溝廣深四尺。十里爲成,成閑有淢,淢廣深八尺。”

  注⑤集解徐廣曰:“他書或作‘蕝’。”駰案:孟康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如淳曰“橇音‘茅蕝’之‘蕝’。謂以板置*(其)*泥上以通行路也”。正義按:

  橇形如船而短小,兩頭微起,人曲一龏,泥上擿進,用拾泥上之物。今杭州﹑溫州海邊有之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琻,一作‘橋’,音丘遙反。”駰案:如淳曰“琻車,謂以鐵如錐頭,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又音紀錄反。正義按:上山,前齒短,後齒長;下山,前齒長,後齒短也。琻音與是同也。

  注⑦集解王肅曰:“左右言常用也。”索隱左所運用堪爲人之準繩,右所舉動必應規矩也。

  注⑧集解王肅曰:“所以行不違四時之宜也。”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載①壺口,治梁及岐。②既修太原,至于岳陽。③覃懷致功,④至于衡漳。⑤其土白壤。⑥賦上上錯,⑦田中中,⑧常﹑韂既從,大陸既爲。⑨鳥夷皮服。⑩夾右碣石,⑾入于海。[一二]

  注①集解孔安國曰:“堯所都也。先施貢賦役載于書也。”鄭玄曰:“兩河閑曰冀州。”正義:按理水及貢賦從帝都爲始也。黃河自勝州東,直南至華陰,即東至懷州南,又東北至平州碣石山入海也。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皆冀州也。

  注②集解鄭玄曰:“地理志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之東南,梁山在左馮翊夏陽,岐山在右扶風美陽。”索隱鄭玄曰:“地理志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之東南,梁山在左馮翊夏陽,岐山在右扶風美陽。”正義括地志云:“壺口山在慈州吉昌縣西南五十里冀州境也。梁山在同州韓城縣東南十九里,岐山在岐州岐山縣東北十里,二山雍州境也”孔安國曰:“從東循山理水而西也。”

  注③集解孔安國曰:“太原今爲郡名。太岳在太原西南。山南曰陽。”索隱岳,太岳,即冀州之鎮霍太山也。按:地理志霍太山在河東彘縣東。凡如此例,不引書者,皆地理志文也。正義括地志云:“霍太山在沁州沁原縣西七八十里。”

  注④集解孔安國曰:“覃懷,近河地名。”鄭玄曰:“懷縣屬河內。”索隱按:

  河內有懷縣,今驗地無名“覃”者,蓋“覃懷”二字或當時共爲一地之名。

  注⑤集解孔安國曰:“漳水橫流。”索隱案:孔注以衡爲橫,非。王肅云“衡,漳,二水名。”地理志清漳水出上党沾縣東北,至阜城縣入河。濁漳水出上党長子縣東,至鄴入清漳也。正義括地志云:“故懷城在懷州武陟縣西十一里。衡漳水在瀛州東北百二十五里平舒縣界也。”

  注⑥集解孔安國曰:“土無塊曰壤。”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上上,第一。錯,雜也,雜出第二之賦。”

  注⑧集解孔安國曰:“九州之中爲第五。”

  注⑨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恒水出恒山,韂水在靈壽,大陸澤在钜鹿。”索隱此文改恒山﹑恒水皆作“常”,避漢文帝諱故也。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東入滱水。韂水出常山靈壽縣,東入虖池。

  郭璞云“大陸,今钜鹿北廣河澤是已”。爲亦作也。

  注⑩集解鄭玄曰:“鳥夷,東*(北)**[方]*之民*(賦)**[搏]*食鳥獸者。”

  孔安國曰:“服其皮,明水害除。”正義括地志云:“靺鞨國,古肅慎也,在京東北萬里已下,東及北各抵大海。其國南有白山,鳥獸草木皆白。其人處山林閑,土氣極寒,常爲穴居,以深爲貴,至接九梯。養豕,食肉,衣其皮,冬以猪膏塗身,厚數分,以禦風寒。貴臭穢不絜,作厠于中,圜之而居。多勇力,善射。弓長四尺,如弩,矢用楛,長一尺八寸,青石爲鏃。葬則交木作旘,殺猪積旘上,富者至數百,貧者數十,以爲死人之糧。以土上覆之,以繩系于旘。

  頭出土上,以酒灌酹,繩腐而止,無四時祭祀也。”

  注⑾集解孔安國曰:“碣石,海畔之山也。”

  注⑿集解徐廣曰:“海,一作‘河’。”索隱地理志云“碣石山在北平驪城縣西南”。太康地理志云“樂浪遂城縣有碣石山,長城所起”。又水經云“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蓋碣石山有二,此云“夾右碣石入于海”,當是北平之碣石。

  濟﹑河維沇州:①九河既道,②雷夏既澤,雍﹑沮會同,③桑土既蠶,于是民得下丘居土。④其土黑墳,⑤草繇木條。⑥田中下,⑦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⑧其貢漆絲,其篚織文。⑨浮于濟﹑漯,通于河。⑩

  注①集解鄭玄曰:“言沇州之界在此兩水之閑。”

  注②集解馬融曰:“九河名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鈎盤﹑鬲津。”

  注③集解鄭玄曰:“雍水沮水相觸而合入此澤中,地理志曰雷澤在濟陰城陽縣西北。”索隱爾雅云“水自河出爲雍”也。正義括地志云:“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澤西北平地也。”

  注④集解孔安國曰:“大水去,民下丘居平土,就桑蠶。”

  注⑤集解孔安國曰:“色黑而墳起。”

  注⑥集解孔安國曰:“繇,茂;條,長也。”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第六。”

  注⑧集解鄭玄曰:“貞,正也。治此州正作不休,十三年乃有賦,與八州同,言功難也。其賦下下。”

  注⑨集解孔安國曰:“地宜漆林,又宜桑蠶。織文,錦綺之屬,盛之筐篚而貢焉。”

  注⑩集解鄭玄曰:“地理志云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索隱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其流至濟陰,故應劭云“濟水出平原漯陰縣東,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縣北,至千乘縣而入于海”。

  海岱維青州:①堣夷既略,②濰﹑淄其道。③其土白墳,海濱廣舄,④厥田斥鹵。⑤田上下,賦中上。⑥厥貢鹽絺,海物維錯,⑦岱畎絲﹑枲﹑鉛﹑松﹑怪石,⑧萊夷爲牧,⑨其篚酓絲。⑩浮于汶,通于濟。⑾

  注①集解鄭玄曰:“東自海,西至岱。東岳曰岱山。”正義按:舜分青州爲營州﹑遼西及遼東。

  注②集解馬融曰:“堣夷,地名。用功少曰略。”索隱孔安國云:“東表之地稱嵎夷。”按:今文尚書及帝命驗幷作“禺鐵”,在遼西。鐵,古“夷”字也。

  注③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濰水出琅邪,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索隱濰水出琅邪箕縣,北至都昌縣入海。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北,東至博昌縣入濟也。

  正義括地志云:“密州莒縣濰山,濰水所出。淄州淄川縣東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傳云,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若漆,故謂之淄水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作‘澤’,又作‘斥’。”

  注⑤集解鄭玄曰:“斥謂地鹹鹵。”索隱鹵音魯。說文云:“鹵,鹹地。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

  注⑥集解孔安國曰:“田第三,賦第四。”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絺,細葛。錯,雜,非一種。”鄭玄曰:“海物,海魚也。魚種類尤雜。”

  注⑧集解孔安國曰:“畎,穀也。怪异好石似玉者。岱山之穀出此五物,皆貢之。”

  注⑨集解孔安國曰:“萊夷,地名,可以牧放。”索隱按:左傳云萊人劫孔子,孔子稱“夷不亂華”,又云“齊侯伐萊”,服虔以爲東萊黃縣是。今按:地理志黃縣有萊山,恐即此地之夷。

  注⑩集解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琴瑟弦。”索隱爾雅云“□,山桑”,是蠶食□之絲也。

  注⑾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入濟。”

  海岱及淮維徐州:①淮﹑沂其治,蒙﹑羽其蓺。②大野既都,③東原厎平。④其土赤埴墳,⑤草木漸包。⑥其田上中,賦中中。⑦貢維土五色,⑧羽畎夏狄,⑨嶧陽孤桐,⑩泗濱浮磬,⑾淮夷蠙珠臮魚,[一二]其篚玄纖縞。⒀浮于淮﹑泗,⒁通于河。

  注①集解孔安國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

  注②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沂水出泰山蓋縣。蒙,羽,二山名。”孔安國曰:

  “二水已治,二山可以種蓺。”索隱水經云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南過下邳縣入泗。蒙山在泰山蒙陰縣西南。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殛鯀之地。

  注③集解鄭玄曰:“大野在山陽钜野北,名钜野澤。”孔安國曰:“水所停曰都。”

  注④集解鄭玄曰:“東原,地名。今東平郡即東原。”索隱張華博物志云:“兗州東平郡即尚書之東原也。”正義廣平曰原。徐州在東,故曰東原。水去已致平復,言可耕種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埴,黏土也。”

  注⑥集解孔安國曰:“漸,長進;包,叢生也。”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田第二,賦第五。”

  注⑧集解鄭玄曰:“土五色者,所以爲大社之封。”正義韓詩外傳云:“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將封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爲社也。”太康地記云:“城陽姑幕有五色土,封諸侯,錫之茅土,用爲社。此土即禹貢徐州土也。今屬密州莒縣也。”

  注⑨集解孔安國曰:“夏狄,狄,雉名也。羽中旌旄,羽山之穀有之。”

  注⑩集解孔安國曰:“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鄭玄曰:“地理志嶧山在下邳。”正義括地志云:“嶧山在兗州鄒縣南二十二里。鄒山記云‘鄒山,古之嶧山,言絡繹相連屬也。今猶多桐樹’。”按:今獨生桐,尚征,一偏似琴瑟。

  注⑾集解孔安國曰:“泗水涯水中見石,可以爲磬。”鄭玄曰:“泗水出濟陰乘氏也。”正義括地志云:“泗水至彭城呂梁,出石磬。”

  注⑿集解孔安國曰:“淮﹑夷二水,出蠙珠及美魚。”鄭玄曰:“淮夷,淮水之上夷民也。”索隱按:尚書云“徂茲淮夷,徐戎幷興”,今徐州言淮夷,則鄭解爲得。蠙,一作“玭”,幷步玄反。臮,古“暨”字。臮,與也。言夷人所居淮水之處,有此蠙珠與魚也。又作“濱”。濱,畔也。

  注⒀集解鄭玄曰:“纖,細也。祭服之材尚細。”正義玄,黑。纖,細。縞,白繒。以細繒染爲黑色。

  注⒁正義括地志云:“泗水源在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爲名。”

  淮海維揚州:①彭蠡既都,陽鳥所居。②三江既入,③震澤致定。④竹箭既布。⑤其草惟夭,其木惟喬,⑥其土塗泥。⑦田下下,賦下上上雜。⑧貢金三品,⑨瑤﹑琨﹑竹箭,⑩齒﹑革﹑羽﹑旄,⑾島夷卉服,⑿其篚織貝,⒀其包橘﹑柚錫貢。⒁均江海,通淮﹑

  注①集解孔安國曰:“北據淮,南距海。”

  注②集解鄭玄曰:“地理志彭蠡澤在豫章彭澤西。”孔安國曰:“隨陽之鳥,鴻雁之屬,冬月居此澤也。”索隱都,古文尚書作“猪”。孔安國云“水所停曰猪”,鄭玄云“南方謂都爲猪”,則是水聚會之義。正義蠡音禮。括地志云:“彭蠡湖在江州潯陽縣東南五十二里。”

  注③索隱韋昭云:“三江謂松江﹑錢唐江﹑浦陽江。”今按:地理志有南江﹑中江﹑北江,是爲三江。其南江從會稽吳縣南,東入海。中江從丹陽蕪湖縣西南,東至會稽陽羨縣入海。北江從會稽毗陵縣北,東入海。故下文“東爲中江”,又“東爲北江”,孔安國云“有北有中,南可知也。”

  注④集解孔安國曰:“震澤,吳南太湖名。言三江已入,致定爲震澤。”索隱震,一作“振”。地理志會稽吳縣“故周泰伯所封國,具區在其西,古文以爲震澤”。又左傳稱“笠澤”,亦謂此也。正義澤在蘇州西南四十五里。三江者,在蘇州東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澤江;

  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名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婁江:于其分處號曰三江口。顧夷吳地記云“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江”是也。言理三江入海,非入震澤也。按:太湖西南湖州諸溪從天目山下,西北宣州諸山有溪,幷下太湖。太湖東北流,各至三江口入海。其湖無通彭蠡湖及太湖處,幷阻山陸。諸儒及地志等解“三江既入”皆非也。周禮職方氏云“揚州藪曰具區,川曰三江”。按:五湖﹑三江者,韋昭注非也。其源俱不通太湖,引解“三江既入”,失之遠矣。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皆太湖東岸,五灣爲五湖,蓋古時應別,今幷相連。菱湖在莫厘山東,周回三十餘里,西口闊二里,其口南則莫厘山,北則徐侯山,西與莫湖連。莫湖在莫厘山西及北,北與胥湖連;胥湖在胥山西,南與莫湖連:各周回五六十里,西連太湖。游湖在北二十里,在長山東,湖西口闊二里,其口東南岸樹里山,西北岸長山,湖周回五六十里。貢湖在長山西,其口闊四五里,口東南長山,山南即山陽村,西北連常州無錫縣老岸,湖周回一百九十里已上,湖身向東北,長七十餘里。

  兩湖西亦連太湖。河渠書云“于吳則通渠三江﹑五湖”。貨殖傳云“夫吳有三江﹑五湖之利。”又太史公自□傳云“登姑蘇,望五湖”是也。

  注⑤集解孔安國曰:“水去布生。”

  注⑥集解少長曰夭。喬,高也。

  注⑦集解馬融曰:“漸,洳也。”

  注⑧集解孔安國曰:“田第九,賦第七,雜出第六。”

  注⑨集解孔安國曰:“金﹑銀﹑銅。”。鄭玄曰:“銅三色也。”

  注⑩集解孔安國曰:“瑤,琨,皆美玉也。”

  注⑾集解孔安國曰:“象齒﹑犀皮﹑鳥羽﹑旄牛尾也。”正義周禮考工記云:

  “犀甲七屬,兕甲六屬。”郭云:“犀似水牛,猪頭,大腹,庳龏,橢角,好食□也。亦有一角者。”按:西南夷常貢旄牛尾,爲旌旗之飾,書詩通謂之旄。

  故尚書云“右秉白旄”,詩云“建旐設旄”,皆此牛也。

  注⑿集解孔安國曰:“南海島夷草服葛越。”正義括地志云:“百濟國西南渤海中有大島十五所,皆邑落有人居,屬百濟。”又倭國,武皇后改曰日本國,在百濟南,隔海依島而居,凡百餘小國。此皆揚州之東島夷也。按:東南之夷草服葛越,焦竹之屬,越即苧祁也。

  注⒀集解孔安國曰:“織,細繒也。貝,水物也。”鄭玄曰:“貝,錦名也。

  詩云‘成是貝錦’。凡織者,先染其絲,織之屬百濟。”又倭國,武皇后改即成[文]矣。”

  注⒁集解孔安國曰:“小曰橘,大曰柚。錫命乃貢,言不常也。”鄭玄曰:

  “有錫則貢之,或時乏則不貢。錫,所以柔金也。”

  注⒂集解鄭玄曰:“均,讀曰沿。沿,順水行也。”(待續)

轉載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