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大時代下相聚的緣分 台眷村無可取代

【大紀元12月13日報導】1949一甲子落地生根在高雄專題1(中央社記者曾依璇高雄13日電)竹籬笆,意味著貧困及不欲久留打算。數10年後,眷村不但出現第2、3代,獨特生活及歷史更成為文學、戲劇靈感來源。面臨眷村改建,似乎也只能以此紀念那大時代下相聚的緣分。

1945年,大陸才剛從與日本戰爭中脫身,旋即風風雨雨投入內戰。1949年,國軍轉進台灣,約60萬名官兵將士及15萬名眷屬上船,搖搖晃晃過了「黑水溝」,在高雄港首次踏上台灣的土地。

有些人,就這麼在高雄畫上遷徙的句點,圍起了竹籬笆。

左營區的眷村中,直直排列的平房,大門上多半還堂堂正正掛著「齊寓」、「溫寓」的門牌,提醒了過客,台灣曾經有過人與人間互信互助的年代,詐騙集團像是天方夜譚。

巷道中央的小圓環,有棵大樹,樹下放著形式、材質不一的椅子,想是黃昏時,眷村住民相聚下棋、聊天的所在,樹幹上還斜掛著一幅褪色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磚牆低矮,老狗懶臥,眷村又美又靜,彷彿城市淨土。只是每走幾步,就看見一戶雜草蔓生的空屋,不時出現貼在牆上的小廣告,寫著「眷改指定搬家,清空點交一次完成」,不知何時被撕了一半去。

高雄市原有59個眷村,如今僅剩7個,未來能存續多久,也不確定。連眷村文化館旁的海光三村,都已拆遷,據說要建公園綠地。

原本遊客看完了文物,出得館來,可以親自走進眷村巷子裡摸摸老樹、看看黑瓦,一個具有延續眷村文化意義的文物館,竟與隔鄰的眷村無緣。

第1任高雄縣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現在台東任教的顧超光說,眷村改建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土地也是國家的,但多年來努力想要保存眷村文化,感覺還是有點無奈。

根據今年9月9日發布的「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地方政府應在明年3月前,就轄下騰空待標售,且尚未拆除建物的眷村,選擇1到2處,擬具眷村文化保存計畫,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全台灣北、中、南、東及離島等5區,各區僅選定1到2處辦理眷村文化保存,屆時一定會有不少遺珠之憾,況且,「騰空」的眷村,只怕也是沒有生活氣味的殼子。

明德新村及建業新村所在的左營區明建里,還有一些日式眷舍及黑瓦紅牆的平房,由於改建,許多住戶已陸續離開。

明建里里長劉東海表示,里內已搬遷100多戶,留下許多空屋,原眷戶還有400多戶,也有不少捨不得、不願搬遷的住戶。

在眷村生長、住了50多年的劉東海說,眷村是一種歷史軌跡,看到眷村一個一個改建成大樓、綠地,心裡總是依依不捨。

今年台灣多項藝文活動,包括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及表演工作坊舞台劇「寶島一村」,都在回憶眷村的故事,若說眷村文化隨眷村改建流失,有失公允,因為有那麼多藝術專業工作者在努力延長這片「光陰」。

但實體的眷村仍有不可取代的部分。那是街坊互相關照的人情味,兒時玩伴一個鼻孔出氣的向心力,或坐在家中看院子裡的春花秋葉,聞對門菜香的舊時閒情,也許就這樣隨著眷村平房倒下,不復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