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雄:莊進才吹彈拉打傳承北管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2日電)曾經盛行台灣民間的北管戲曲,隨著老藝人的逐漸凋零,加上新血招募不易,這門傳統表演藝術已日漸式微。宜蘭縣漢陽北管劇團團長莊進才為了不讓它失傳,近10年來努力傳承重擔,發願要把畢生才藝傳下去。

莊進才出身傳統戲曲表演世家,小時在父親參與的北管樂團跑龍套,開啟對北管的興趣,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16歲時,莊進才到羅東福蘭社拜師學藝,正式學習北管。經過幾年自我磨練後,不管是前場的表演,還是後場的劇本編寫,吹、彈、拉、打的樂器都難不倒他。樣樣精通,成為北管的全能藝師,有人稱讚他是「八隻交椅坐透透」。莊進才也精通歌仔戲樂曲,曾完成多齣經典劇目改編。

民國77年,莊進才在羅東鎮創辦漢陽北管劇團,為了滿足不同觀眾群的喜好,劇團「日演北管,夜演歌仔」,還曾經到台北的國家劇院登台演出,並參加各縣市的文化表演活動。之後,他漸漸把重心投入後場的樂器演奏,民國83年獲頒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莊進才說,北管戲曲融合台灣本土樂、漢樂及歷史劇。在台灣光復前,因為日本人在台灣推動皇民化的影響,北管等本土表演藝術一直受到壓抑。

台灣光復後,一些北管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地分別組織了一些業餘的「子弟團」,或是職業戲班的「亂彈班」,各種廟會慶典之類的場合,不時可以見到北管演出,成為當時台灣民間相當盛行的表演藝術。

但他表示,近年來北管老藝人逐漸凋零,社會變遷很大,許多北管劇團少了演出的機會,陸續收攤,加上現在肯認真學習這門藝術的年輕人也不多,讓他看了覺得很感慨。他說,「我們以前學北管,是要幫著師傅和前輩扛東西去換來技術,現在反而是我們要積極去找學生來學藝」。

即使如此,莊進才堅持「北管戲曲不能失傳,我要把畢生的才藝傳下去。」

面對北管戲曲的日漸式微,薪傳之火都快要熄滅了,莊進才近10年來一直免費為福蘭社團員指導北管技藝。他說,小時候都在福蘭社學習,現在應抱持回饋心,為福蘭社貢獻心力。

為了培養優秀的年輕北管人才,他也在經營劇團之餘,常到校園與民間社團教授北管戲曲,有時只象徵性拿個微薄車馬費,有時甚至是義務指導,不在金錢上斤斤計較。目前莊進才是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及研究所的兼任教授。

由於他對北管研究與傳承的長期貢獻,莊進才去年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今年3月,他帶領的漢陽北管劇團也獲頒文建會第一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的榮銜。

莊進才今年已經74歲了,他說,北管戲曲當務之急是要在劇本與表演上創新,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應當盡量提供表演機會,讓一些北管團隊有生存的空間與舞台,找回觀眾群。至於漢陽北管劇團未來則打算走精緻化的藝術路線,舉辦大型公演,不過,受限於大環境的改變,劇團經營不易,他還是希望公部門的協助。

俗話說,「呷肉呷三層,看戲看亂彈」,北管過去在台灣的傳統藝術裡有它的重要性,如今時代改變,卻面臨許多經營與傳承困境。莊進才為讓它不致失傳,肩負起薪傳重擔,積極培養新血,為傳統戲曲盡心力。他被譽為北管界的「國寶」,一點也不誇張。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戴上助聽器、打開盲用電腦,經營按摩工作室的盧冠良在電子布告欄PTT上發表文章「今天去幫義工按摩」。雖然視障加上聽障,他用行動證明,即使不幸雙重殘疾,一個人仍可以擁有「負負得正」的人生。
  •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24日電)到底是要念尾(ㄨㄟˇ)巴還是尾(ㄧˇ)巴啊?「暴虎馮河」是什麼意思?現在只要連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或「成語典」網站就可一清二楚。這些都要歸功前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鍌與兩位兼職助理開始的編字典工程。
  • 李培徽近30年的攝影生涯,除記錄歷史時刻,也與歷任閣揆建立深厚情誼,成為近代史的見證...
  • 鞋店老闆張文傑曾經凡事向「錢」看,不知不覺憂鬱症上門。後來靠岳父母和教會的關懷走出憂鬱,並悟出家庭、事業和教會各80分的「38主義」。即使鞋店面臨16年來首次虧損,他仍堅持不裁員,只是自己和妻子減薪。
  •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31日電)人稱「阿山哥」的攝影師徐廉鈞以一種近似傳教士的精神拍攝婚紗照,他曾推動要求新人接受婚姻輔導課程換取婚紗照退費1萬元的方案,盼新人都能用心經營家庭,增添社會祥和。
  • (中央社記者林瑞益台北1日電)從球員到教練,甚至負責招商,明道大學籃球隊教練賈凡身兼數職。他說,「與其怕接受壓力與挑戰,不如勇敢面對,那麼先被淘汰的就不會是我。」
  • 家境艱困,長期接受扶助的高雄縣杉林鄉陳慶新3姊弟,擔任縣家庭扶助中心及縣府旗山社會福利館志工,即使年紀輕輕,自身又遭到父母相繼過世的打擊,3姊弟的服務熱忱不減。
  •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4日電)挨家挨戶,1天逾10小時的清潔打掃工作,顏春珠的手肘和膝關節貼滿藥布,但她從不怨天尤人,只樂觀看待未來,現在孩子上大學、研究所,自己也擁有房子,生活讓她有了幸福感。
  • 何元富從收集火車票進而愛上鐵道文物,10年前他自製自售鐵道風情撲克牌,到全台300多個火車站擺攤兜售。現在他不但打造懷舊主題的「台鐵本舖」,還資助大學鐵道社團經費。
  •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21日電)在高雄、屏東地區,巡迴擺攤販售山地農特產的原住民莊健星是一位都市遊牧民。他說自己書讀不多,苦倒吃了不少,但很高興能夠賣些小山產,溫飽養家,當個平安高興的小人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