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

台灣東海大學校園之美

漫步綠廊 沉浸人文氣息

  在台灣諸多的大學校園中,不乏設備良好、氣派高聳的建築。我們也認為,先進的高樓和精良的設備,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然而,走一趟東海大學,我們有了不同的思考與領略。

  當年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等大師打造出的校園,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加上「虛實相間」的中國園林式建築,營造出一個可以親近自然、與建築對話的校園。美麗校園中蘊含的精神,打破了好的硬體設備等於好環境的迷思。如同陳其寬先生所言:「身教、言教、境教。」我想,這就是這片校園最大的價值。

  接下來,跟著我們的步伐,一同來體會東海校園之美。

蜿蜒的大學大道 約農路

一踏進東海大學校門,印入眼簾的就是約農路。他不用宏大的氣勢迎接到來的訪客,而是以蜿蜒的道路展現出若虛若實的美。兩側的鳳凰木,時而翠綠,時而火紅,一年四季以不同的面貌裝點著蜿蜒的道路,令人印象深刻。



約農路。



為什麼取名為約農路呢?原來這是為了紀念東海大學第一任校長曾約農先生。在創校之初,東海就訂下了全校師生共同打掃校園的勞作教育制度。身為校長的曾約農先生,雖然要處理許多校務,仍然與學生一同打掃。過於忙碌而無法打掃時,曾校長還會自行填寫假單,並擇日補掃。看來,勞作教育制度可以延續至今,與早期師生的身體力行,密不可分。

約農路的右側是一條被稱做「約農河」的乾河溝。他原本是日治時期時,供應附近居民農業灌溉與生活用水的水圳。在台中工業區開發以後,這條水圳只剩下了東海大學校園內的這段,見證早年的歷史。



無限延伸的意象 文理大道

漫步至文理大道,會發現兩排古色古香、質樸而細膩的合院式建築。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兒的合院,最高不超過兩層樓,庭院空間最多為30公尺見方。因為這樣「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所以在合院中,樓上、樓下的人們可以清楚看到對方的樣貌,並且輕易交談。在台灣的大學中,我們已經很難找到這樣不帶有壓迫感的建築了。來到這裡,別忘了在合院中細細體會那親切、閒適的氛圍。



文理大道兩側的院落,不是呆板的站在一條線上、精準相對,而是錯落開來,呈現出整齊中又富有變化的美。



座落在文理大道左側的總務處(舊圖書館),依靠前方的石橋與文理大道相接。石橋的底下原來是荷花池,橋的另一端則是灰瓦斜頂的玄關,展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貌。總務處的後方,還有綠色琉璃花磚與紅磚組成的漏牆,十分美麗。在東海大學的校園中,四處流連,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2. 長滿綠草的地方原為荷花池。3. 有著方形樑柱的迴廊。



文、理學院在大道上的布局也十分有意思:文學院緊鄰文理大道,而理學院前方則空出了一片大草坪;一「進」一「退」,帶有陰陽相濟、生生不息的涵意。

走進文、理學院,我們首先會注意到特別的山門與台基。文學院的台基是鵝卵石組成的,理學院則是選用了觀音石,流露出莊重的氣息。一進入山門,連接山門與廂房(教室)的傳統迴廊,別具特色。仔細看還會發現,文學院的廊柱是圓的,理、工學院則是方的。迴廊的地磚,從接縫到收邊都十分仔細。留心周遭的一切,東海校園的質樸、細膩,就在每個角落之中。



4. 呈現江南風格的舊圖書館。5. 文理大道上的校友鐘樓。



當初,文理大道的設計者陳其寬先生,構想大道的兩端是「空」的意象,沒有任何建築物的阻擋,讓大道的一端可以往中央山脈不斷延伸,另一端則隱沒在校友鐘樓後的相思樹林之中,展現出勃勃生機。可惜,這個意象已被新建的圖書館給截斷了。當這片校園中逐漸出現了超過二層樓高的龐然大物之後,文理大道上的這些早期建築,更顯得重要和珍貴,值得您的造訪。

宛若祈禱的雙手 路思義教堂

提起東海大學,大家一定會想到名聞遐邇的路思義教堂(Luce Chapel )。這兒總是吸引許多遊客拍照留念,也常是新人拍婚紗的首選。在拍照前,我們先來聽聽路思義教堂的故事吧!

東海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早期因為缺少了可以修養靈性與禮拜的場所,所以有了興建教堂的計畫。為什麼將教堂命名為路思義呢?原來,這座教堂是美國《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先生捐款興建的。將教堂命名為路思義,是為了紀念他的父親──路思義牧師。

由貝聿銘與陳其寬先生設計的路思義教堂,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國際。整座教堂是由四片雙曲面構成的,因為雙曲面本身就具有樑柱、牆面的作用,所以教堂裡沒有任何一根傳統的樑柱。「亦樑、亦柱、亦牆」,是路思義教堂的一大特色。





「光」的設計,也是路思義教堂的特色之一。白天,因為教堂座西朝東的方位,使陽光在早上10點左右,可以從中間邊窗透下來,照在十字架上;晚上,教堂建築本身及其四周安裝的燈光亮起,在黑夜裡散發出溫暖的光芒。無論晝夜,路思義教堂總是帶給人們寧靜與祥和。

東海校園的美,無法一眼看盡。校園中還有許多美景,等著您來親身體會。別忘了放慢您的步伐,感受自然、建築與人的對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