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習慣用語第473講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9日訊】

(MP3下載)

今天還是要講在總統大選年裡你常常會聽到的兩個習慣用語,而且這兩個習慣用語都和侯選人的當選機會和希望有關。

第一個習慣用語是從射擊或者賽馬這兩種體育運動中借用來的。它是: long shot。 Long shot在射擊運動中是指非常遙遠的目標,以至於拿槍瞄準這目標射擊的射手很可能會打不中。

Long shot也可以用來描述賽馬中奔跑速度太慢跟其它賽馬拉下了一長段距離,幾乎沒有得勝希望的那一匹馬。

老聽眾也許記得我們以前學過這個習慣用語:在1976的大選中人們曾經把卡特稱為long shot因為他師出無名,只是個種花生的農民,但是這個當年的long shot後來卻出乎意料地入主白宮,而且即使離開白宮以後也仍然在國際政壇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再聽聽對卡特這段不平凡人生歷程的描述:

例句-1:Back in 1976, Jimmy Carter had been a real long shot. Nobody had given him a chance but he came up nowhere and won the race for the White House. And he has still been playing major ro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ircle since he left the White House.

人們原來普遍認為卡特是得勝無望的小人物, 但是他卻出人意料地嶄露頭角,這在政壇也許是相當難得的例子。政壇觀察家的預測多半八九不離十。

我們再聽最近有一位政治觀察家怎麼談論一個宣佈競選參議員席位的人。注意他也用了習慣用語long shot, 可見這個習慣用語的流行經久不衰。

例句-2:He’s a good man but he’s a long shot. Most voters have never heard of him; he can’t raise much money; he has no political experience. I’d say his chances are very small.

這位觀察家說:這位侯選人是好人,但是他在大多數選民中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物; 而且他募集不到多少經費,更沒什麼從政經驗。所以他幾乎不大可能當選。

觀察家因而說他成功希望渺茫。這就是long shot這個習慣用語的含義。

******

今天要學的第二個習慣用語也用來描述成功希望的大小,但是它正是long shot這個習慣用語的反面,用來指必勝無疑的人。這個習慣用語是: shoo in。 Shoo和in兩個詞合成的中間用連詞符號相連,似乎沒人能確定這個習慣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然而有一種猜想是shoo這個詞來自sure。

這個猜想有它的道理,要是shoo-in是從sure in演變來的話,可見它的意思是「必定入圍」或者「一定中選。」

我們聽個例子。這是新聞評論員在談論2000年大選的共和黨侯選人得克薩斯州州長George W. Bush。

政治分析家在1999年秋天的時候都一致公認他穩操勝券,必然會贏得他的政黨,共和黨的總統侯選人提名,因為他募集的競選經費最多,在民意測驗中的得分也遙遙領先;他看來是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是事情卻並不像想像中那樣一帆風順,過後一段時間在新罕普甚爾州的初選之前,他的本黨競爭對手John McCain在民意測驗中的成績卻意想不到地急起直追。

我們聽聽當時一名新聞評論員發表了什麼看法。

例句-3:When the expert saw Mr. McCain began to move up in the polls and drew even in some of them before the New Hampshire Primary, they began to admit that maybe Mr. Bush wasn’t the shoo-in they’d been telling us earlier.

However, this doesn’t actually mean Mr. Bush won’t look like a shoo-in again, for other states will hold their primaries before the national convention in the summer of 2000.

他說:當專家看到McCain先生在新罕普甚爾州初選前民意調查中的得分上升,而且在某些調查中的得分跟Bush先生拉成平局,他們開始承認Bush先生可能並不像他們向來所說的那樣必勝無疑。

然而這並不真的意味著再也不會出現Bush先生穩操勝券的局面,因為其它各州也將在2000年夏天的全黨代表大會前舉行初選。

既然別的州要在2000年夏天決定本黨總統侯選人提名的全黨代表大會前陸續舉行初選,挑選參加全黨大會的代表,而共和黨和民主黨內有希望成為本黨總統侯選人的人選還得在激烈的辯論中嶄露頭角,才能最終中選。這是條漫長曲折的道路,Geroge W. Bush是不是shoo-in,也就是他是否必勝無疑還有待分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要學的習慣用語都有這樣的意思: 你原來擔心會相當難辦的一件工作或者一項行動沒想到結果卻是輕而易舉的。湊巧的是這幾個習慣用語還都和吃的東西有關。第一個是: a snap。 Snap這個詞有好多不同的意思。其中之一是帶有薑汁味的小薄脆餅乾。這種餅乾香甜可口,而且吃起來又不費事,很多語言學家認為a snap之所以被用來指輕而易舉的成功,就是因為這種成功就像吃一塊薄脆餅乾一樣得來不費工夫卻又給人甜美的感受。
  • 今天我們來學幾個在總統大選中常會用上的詞彙和習慣用語。在大選舉行前,幾乎隔一天就會公佈一次民意調查結果,衡量那些希望得到共和黨或民主黨總統侯選人提名的人在選民中支持率的高低。
  • 今天我們還要學幾個美國總統大選中常用的習慣用語。我們曾經說過,英語詞彙很多都來自體育運動。今天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就來自號稱「皇家運動」的賽馬: down to the wire。

    這裡的wire指賽馬跑道終點拉的終點線。它在幾乎不相上下的競賽中有助於判斷究竟誰先誰後。我們觀看賽馬時有時會見到領先的幾匹馬幾乎不分前後,要直到衝過終點線的一剎那才定勝負。這就是這個習慣用語的出典。Down to the wire如今常用在政界,尤其是競選運動中。

  • 今天我們繼續講在競選活動中時常會聽到的習慣用語。人人知道競選總統需要大筆資金;你得僱傭大批競選工作人員,要租用飛機以供你和手下人員前往各地開展競選,還必需在廣播和電視上花昂貴的廣告宣傳費,更得郵寄不計其數的宣傳材料。而且競選工作還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完事的,往往得延續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所以非得有千百萬美元的資金不可。而這筆競選經費的來源大部份是向個人、企業、工會組織以及各種各樣的團體進行不遺餘力的募款工作所得。
  • 今天我們還是要講幾個和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運動有關的習慣用語。打許許多多的電話給四面八方的選民進行宣傳遊說是美國政壇競選的一個關鍵手段。它的重要性幾乎跟電視和電台廣告一樣。

    全國性的競選運動是美國各地電話公司從中漁利的大好時機,因為在這一時期各侯選人都裝備了這樣一個聯繫廣大選民的特別設施: phone bank。

  • 今天還是要講兩個在總統大選年中新聞界常會用來報道選舉情況的習慣用語,而且這兩個習慣用語也來自美國的傳統運動: 棒球。

    大家都知道在棒球賽中擊球員是用木製的球棒來擊打投手投擲的球的。球棒的英文是: bat。 今天要說的兩個習慣用語都和bat有關。

  • 今天再要講兩個新聞記者在有關選舉的報道中常常會用到的兩個習慣用語,而且這兩個習慣用語也都來自美國最風行的棒球運動。它們還包括同一個關鍵詞: strike。

    Strike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但是在棒球運動中是指投手投出的正球或者好球。那麼在棒球賽中怎樣才算是正球或者好球呢?那就是投在好球區或者好球部位內的球。好球區或者好球部位的英文是: strike zone。

  • 今天又要學兩個在總統大選年裡新聞界時常會用到的習慣用語,而且這兩個習慣用語還是從美國人最心愛的消遣活動: 棒球賽中借用來的。

    這兩個習慣用語都和用牛皮製成的結結實實的棒球有關。第一個是: beanball。 Beanball是由bean和ball合成的複合詞,大家也許知道bean這個詞的意思是豆子,但是它在俚語中卻指人的腦袋,不是豆子,而 beanball在棒球運動中是指投手故意往擊球員腦袋上扔的棒球。

    把硬梆梆的像飛彈一般的棒球往人腦袋上丟,不用說,這是充滿敵意的動作。這樣做的投手很可能會被罰下場。

    那麼投手為什麼要幹這種缺德事兒呢? 不外乎兩種動機。第一,投手是想嚇唬擊球員,使他緊張不安,不敢靠近投手板,而躲躲閃閃的擊球員很可能因此揮棒不力或者一棒打偏。這樣他可不就處於劣勢了嗎?

    投手有時也可能是出於報復心理而要拿球去砸對方的擊球員。棒球砸人腦袋可以造成嚴重傷害。在棒球史上確實發生過幾次悲劇。棒球運動員由於頭部遭到球擊而受重傷並因此斷送棒球生涯甚至與世長辭。

    如今棒球賽有一條規則規定擊球員必須戴上硬塑料製成的頭盔,主要原因就是防備beanball。

    頭盔固然能防止beanball造成嚴重的頭部傷害,但是beanball引起的雙方球員大打出手的場面卻防不勝防。要是擊球員被投手一球打在頭上,他往往甩下球棒就跳出本壘撲向投手,一眨眼球場邊的板凳都空了,因為所有的隊員都衝進場內為本隊球員助威,接下來是一場混戰,所以beanball殺傷力還是很大。

    近一百年來, beanball被人們借用來指猝不及防的惡意中傷。政界侯選人必然會成為beanball的攻擊目標。現在有一位侯選人要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經歷。

  • 今天又要講兩個大選年裡新聞界常會用來報導選情的習慣用語。但是今天的兩個習慣用語不再是來自體育運動的,而是來自美國文化的另一個側重面: 宗教。

    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not have a prayer。 Prayer是禱告,也就是人對所敬拜的上帝作出的呼求。要是某人not have a prayer,那就是說甚至求告上帝也幫不了他從面臨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可見形勢相當糟糕,希望渺茫。

  • 今天還是要講在大選年裡新聞界常會用來報導有關選舉的情況的兩個習慣用語。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pork barrel。 Pork是豬肉,而barrel是木頭製成的圓桶pork barrel要是直譯就是裝豬肉的木桶,但是一百五十年來pork barrel卻被用作俚語,指受政府資助的地方產品或者工程項目。這往往是代表某地區的國會議員為這個地區爭取來的福利待遇,而這位國會議員也因此能籠絡人心,得到當地選民的擁護和選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