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尚

緣木求魚是一種脆弱的幸福

剛上大一時,人地生疏,我的性格又比較內向,雖能與同學和睦相處,但做事卻總是我行我素,獨來獨往。這樣的日子非常孤單,於是不知不覺間,她走入了我的生活。

  以後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她的陪伴,我們一起上學、吃飯、聊天、回家,彼此都有“得一知己足矣”的幸福感。我比以前愛說話了,性格也逐漸開朗了,與她更是無話不談。但是,這種偶然的相逢是如此脆弱,沒過多久,她離開了我。

  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從未經歷過的失意與苦悶。生活突然變得索然無味,我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獨來獨往的生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情緒低落,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同學問我是不是有心事,我只是茫然地搖搖頭。後來我終於忍受不了這種壓抑,向一位朋友和盤托出了所有的苦悶,痛快的傾訴使我輕鬆了許多。

朋友說:“你不能這麼壓抑地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陰影。”靠自己?在最痛苦的時刻,我開始尋求產生困擾的根源。

  比如:我總認為她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可為什麼不應該呢?作為一個普通人,她有擇友的權利。她和我只是不像以前那樣親密,並非因為矛盾而徹底決裂,況且她並沒有意識到我的煩惱是由於她的緣故……漸漸地,我發現我是在自找麻煩。

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找回失落的世界呢?我的情況不會比以前更糟。於是,我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狀態———當然,也不像以前那麼內向了,開始給每個人帶去微笑,與每個人融洽相處,享受自由和快樂。

  這段經歷讓我成熟了很多。特別是後來上過一堂心理健 康課後,我真正明白了自己的痛苦所在。比如說,我們會認為某人理所應當對我們很好,但實際上這可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主觀願望,別人不一定會這麼看。我們的看法就是歪曲現實之後的反映,一定會釀造失望。每個人由於認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準確地認知客觀世界,都會有或多或少認知失真問題,這也是正常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甚至感謝大一的這段經歷,讓我收益良多。使我不僅學會了享受獨處,還理解了認知失真。其實這種現象在人際交往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在集體生活中,彼此的近距離接觸最容易導致心理失衡。而擺正自己的心態,積極健康地面對生活、與他人相處,才能享受生活。(王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