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56)

“即使那些沾滿了灰塵被封存在檔案裏多年的老戰役,邱吉爾寫來也能照樣清晰可愛,特裏維廉①巧妙地描寫了馬爾巴羅戰役,而在幻想力方面,恐怕邱吉爾的描寫還要略勝一籌。如布倫海姆戰役,讀者神魂顛倒地追隨血腥激戰的場面,看見了炮彈在密集的廣場中炸出一道道彈痕,也為迅捷的騎兵出擊和肉搏戰中的步兵所傾倒。他放下此書的寫作,半夜會嚇出一身冷汗,做著自己排在英國皇家騎兵的第一排,一動不動地站在堆滿被槍炮打死打傷的‘人山’中的惡夢。……特裏維廉(G•M•Trerelyan,(1876—1962),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之一學院院長。

“他寫傑出的《馬爾巴羅傳》(1933—1938)一書,是由於馬爾巴羅一生的事蹟與丘吉爾本人十分相似,都是敢於攻擊那些譭謗其祖先的人。我不知道史學家們如何看待他攻擊麥考利一事,但麥考利敢於痛駡這位馬爾巴羅大將軍,罵得那麼淋漓盡致,那麼發自內心,也實在令人欽佩。

“其實馬爾巴羅的傳記,不僅僅是一連串栩栩如生的戰爭場面,也是一位政治家兼戰士的辯護詞;對他謎一樣的獨特人格,更作了透徹研究,可見邱吉爾除了上述的許多能力之外,還善於刻畫人物。”

但是也有的評論家認為,邱吉爾的敍事技巧以及對麥考利的批評都是次要的。這部傳記的最大價值,在德斯蒙德•麥卡錫看來,在於“邱吉爾先生的書,對於任何一個旨在掌握國家事務,或者可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在公職中處於負責地位的人說來,是有教育意義的”。

1933年初,邱吉爾同出版商卡塞爾簽訂了寫作《英語民族史》的合同。這部書到“二戰”爆發時已寫出了50萬字的書稿並打出了清樣,但由於戰爭的衝擊,被迫束之高閣,直到1956年才由卡塞爾出版公司出版了第一卷;1958年3月出齊4卷。

1936年,《世界新聞》連載了邱吉爾的題為《我們時代的偉人》的系列文章。這些文章在第二年彙編為《當代偉人》一書,由桑頓•巴特沃斯公司出版。從1936年至1938年間,邱吉爾還就國際事務定期在《夜旗》,而後又轉至《每日電訊報》上發表文章。這些文章還以報業辛迪加方式在25家歐洲報刊上同時發表,並於1939年彙編為題名《步步緊逼》的書,由桑頓•巴特沃斯公司出版。此外,他在1932年至1938年期間就防務和外交政策發表的一系列演講,由他的兒子藍道夫編輯成《軍備與盟約》(美國出版時改名為《英國仍在沉睡》)一書,於1938年6月由哈拉普公司出版。

邱吉爾的寫作方式很獨特。他要求助手們提供各種原始資料和有關參考書,經過自己閱

讀、消化,在頭腦中梳理成章後,再口述出來由秘書列印成稿。如果對稿子感到滿意,他就

交給出版者,先印出6份校樣,分送給有關的朋友或顧問們徵求意見。在聽取意見加以修改

後,稿子會有較大改動,直至定稿後才送交出版。因此邱吉爾的書常常篇什甚巨,並且帶有

明顯的修飾的痕跡。

他寫作的大量文章和書籍,為他帶來了極高的酬金。據他的秘書菲力斯•莫伊爾估算,他在這一時期平均每年收入約2萬英鎊,這比他擔任政府大臣時的薪俸要高得多。

儘管邱吉爾從寫作活動中得到了“大量收入”,但他還是常感拮据,甚至有時迫不及待地催討稿酬。

因為他不僅在恰特韋爾莊園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且家庭花費也很大。克萊門蒂娜為自己添置新裝頗需用度,他們的子女、尤其是兒子藍道夫花錢的大方程度也不比父母差。邱吉爾的長女戴安娜在1932年12月她23歲時,嫁給了南非採礦業巨頭艾貝•貝利爵士的長子約翰•米爾納•貝利。邱吉爾向這對新婚夫婦贈送的禮物是“一張支票”,上面開的顯然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戴安娜於1935年離婚並很快再嫁給年輕的保守黨議員鄧肯•桑迪斯。此人與布倫丹•佈雷肯一起成為邱吉爾在下院的堅定支持者。次女莎拉從事舞蹈學習,在成為阿德爾菲劇院的青年歌舞演員後,愛上了演喜劇的青年猶太演員維克•奧利弗。1936年耶誕節前,在奧利弗放棄奧地利國籍成為美國公民後,邱吉爾才同意了他們的婚事並接納奧利弗進入他們的家庭。未成年的小女兒瑪麗仍然與邱吉爾夫婦生活在一起。

邱吉爾的絕大部分時間在恰特韋爾莊園度過,但他經常外出旅遊度假,有時也帶著孩子和朋友們一起去。他在這些年間曾先後到過法國、義大利、巴勒斯坦、西班牙、摩洛哥以及阿拉伯地區。

在不外出的日子裏,邱吉爾則越來越多地與他的政治追隨者們呆在一起。與他來往最為密切的是布倫丹•佈雷肯、林德曼教授和鄧肯•桑迪斯等人。已經慶祝過60大壽的邱吉爾發現自己仍然身強體健,對政治生活仍然充滿了激情。雖然他暫時還看不見出路,但他心中並不絕望。他曾說道:

“我必須承認我具有一種樂觀自信的氣質。儘管我看到事情的陰暗面是如此嚴重,但奇怪的是,當我每天早晨醒來,新的希望與力量又重新凝聚。我強烈地相信,英國人民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我有一種預感,時間將給予他們彌補以往的過錯和疏忽的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