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15)

子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不過,似乎邱吉爾身價並不高。布林人的佈告上說,不管死活,只要能將其緝拿歸案,對有功人員一律賞洋25英鎊。

霍華德把邱吉爾迎進屋裏,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感謝上帝把你帶到這裏來!我是附近20英里以內唯一不會把你交給南非當局的一戶人家。……我們會救你出去。”

經過一番安排,霍華德把邱吉爾帶到煤礦的小院裏,乘著升降機降到深達200英尺的井下,再由兩位蘇格蘭礦工將他藏在一個廢棄的採掘點上。邱吉爾在這裏躲藏了好幾天,他在寂靜中靠讀斯蒂文森的小說《拐騙》打發無聊的時光,卻不知道外邊關於他的消息已經鬧翻了天。倫敦和南非各地的報紙都在連續捕風捉影地報導邱吉爾下落的消息:

比勒陀利亞12月13日電——邱吉爾雖然巧妙逃脫監獄,但越過邊境的可能性甚微。”

“比勒陀利亞12月14日電——據報導,邱吉爾已在邊境之考瑪提普特車站被捕。”

“洛倫索—馬貴斯12月16日電——據稱邱吉爾已在瓦特維爾伯文被捕。”

“倫敦12月16日電——關於溫斯頓‧邱吉爾自比勒陀利亞逃出一事,一般人認為,他早已再次被捕。果真如此,或已被槍決。”

經過漫長的等待,邱吉爾終於等來了脫困的時刻。霍華德已和荷蘭人伯根納商談妥,將邱吉爾藏在裝羊毛的車廂裏偷運出境。12月18日深夜,邱吉爾裝扮成搬運工人,被送到鐵路支線上的一個小車站,在那裏躲上了羊毛車,在長達16個小時的運行中沒有遇上任何麻煩。19日黃昏,火車抵達洛倫索—馬斯貴火車站貨場。邱吉爾趁著混亂走出了車站,遠遠跟在伯根納身後,來到了當地的英國領事館。

當看到迎風飄揚的英國藍白紅三色米字國旗時,邱吉爾禁不住心花怒放,激動得流下了眼淚。而領事館內一位年輕的外交官卻公事公辦地對他說:“領事今天不能見你,如果有事你明天9點鐘再來吧。”邱吉爾一聽十分憤怒,大聲叫喊著要立即見到領事本人。領事聽到後下樓來看個究竟。當他們知道來人就是正被荷蘭軍警緝拿的邱吉爾時,立即予以盛情款待。並著手安排他儘快離開這裏。當地的英國僑民聽到邱吉爾抵達的消息,竟成群結隊地手持武器來保護他。當晚10時,邱吉爾登上駛往德班的“印度納”號海輪。

12月23日邱吉爾到達德班時,受到了異乎尋常的熱烈歡迎。《聖詹姆斯報》1899年12月29日的報導說:

“溫斯頓‧邱吉爾先生……,被人們高高地抬在肩頭走下輪船,一夥熱情的歡迎者駕著人力車將他從碼頭拉到市區,後面跟著大群大群的人,一面歡呼一面揮動手中的英國國旗。到達城防司令部時,愛國熱潮再度迸發出來,人們一致請求邱吉爾先生發表演講,他欣然從命……”

們像歡迎打了勝仗凱旋歸來的英雄一樣歡迎邱吉爾。港口懸掛著許多旗幟;軍樂隊在碼頭上鼓號齊鳴;歡迎的人群簇擁著他;海軍大將、陸軍將領以及當地市長都向他伸出了熱情的手;甚至一封封向他祝賀、表示慰問的電報從英國國內以及世界各地雪片般飛來。

出現這種盛況有著十分現實的原因。在他出逃的一周內,英國軍隊在南非又連續遭受失利,而且傷亡之慘重是克裏米亞戰爭以來空前未有的。在英布戰爭史上,這一周被稱為英國軍隊“黑暗的一周”。而邱吉爾歷盡千難萬險,在人們都已為他絕望時,竟奇跡般地安然逃回來,成為“黑暗的一周”中唯一的一線光明。英國報刊因此都抓住邱吉爾的歷險大作文章。後來邱吉爾自己也認為,一些新聞報導過分地誇大了他的冒險經歷,有些繪聲繪色的細節甚至是報導者杜撰的。

由於邱吉爾的親身經歷,使他對英布戰爭有了更加深刻也更接觸事物本質的認識。他在到達德班的當天,便給《晨郵報》發回一篇文章,含蓄地批評了英軍的戰略戰術,而給予布爾人以相應的肯定。他寫道:

“每一個布林人,由於他們騎馬並佔據合適的地形,因而頂得上3至5個正規士兵。唯一對付他們的辦法是,派出在素質和經驗上與之不相上下的步兵;要不就得撤回這種烏合之眾式的部隊。……這裏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需要25萬人的部隊。”最後,他以尖刻的口氣質問道:“大敵當前,難道那些英國紳士們都獵狐作樂去了嗎?為什麼不多派一些輕騎兵來?為了我們的國人、我們的忠實殖民者和我們陣亡的兵士,我們必須堅決作戰到底。”

邱吉爾的尖銳批評,在英國引起紛紛議論,尤其引起了軍方的不滿。

但是,邱吉爾勇於堅持己見,而且事實證明他的論斷是正確的。他後來寫道:“我的幼稚意見卻很快為事件所證實。1萬王家義勇騎兵與各兵種的紳士志願軍被派來援助這裏的正規軍。在決戰之前,這裏已集結了25萬英軍,相當於荷蘭布林軍隊的5倍。我因此可以用《聖經》上的話安慰自己:做一個窮而聰明的孩子而不做一個老而愚笨的國王……”

邱吉爾回到德班後,在布勒將軍接見他時,他要求參加作戰部隊。因為在邱吉爾從印度和蘇丹發出對英國殖民政策以及對英軍高級將領的批評後,陸軍部頒佈了一道禁止作戰部隊的軍官參與新聞報導活動的命令,所以邱吉爾的請求使布勒將軍有些為難。但他後來採取了一種變通辦法,把邱吉爾編入在“開普殖民地”招慕而組建起來的南非輕騎兵團中擔任助理副官,但是不領軍餉,並可享有一定自由,仍然可以履行他作為《晨郵報》記者所承擔的採訪職責。──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溫斯頓‧邱吉爾是一個傳奇,他堅定如山的意志和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給其當代和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2002年,英國廣播電視臺BBC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中,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 馬爾巴羅公爵的後世子孫們在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這段時間裏,再也沒能為他們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們既無驕人的功業,亦未獲得任何榮譽,只不過為了維護公爵的尊嚴和排場,毫不吝嗇地揮霍著約翰‧邱吉爾積攢的大筆財富。
  •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之後上流社會發生的一件轟動一時的醜聞,突然中斷了藍道夫一家與倫敦社交界的聯繫。1876年,藍道夫的哥哥布倫德福德侯爵完全不顧自己已經結婚生子,在情感的驅使下策劃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私奔。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也曾是威爾士親王的情人,此時她的丈夫正陪同威爾士親王在印度訪問,等他們訪問結束回到倫敦時,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親王要求艾利斯福德伯爵與其妻子離婚,同時要求布倫德福德侯爵亦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並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結婚
  • 雖然保守黨領導人對藍道夫‧邱吉爾採取了忍讓態度,但他們始終對藍道夫抱有戒心;對他的自命不凡雖然隱忍不發,但始終敬而遠之。索爾茲伯里的侄子、未來的保守黨首相亞瑟‧巴爾弗說過:“我傾向於認為,只要藍道夫還沒有不忠於党的任何行為,還沒有把自己弄到無可挽回的不能令人容忍的地步,我們大家就要避免一切衝突。”由此可見,與藍道夫的妥協只不過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這也預示著以後發生的藍道夫的政治悲劇之不可避免。
  • 新學校裏的環境要寬鬆得多,儘管溫斯頓‧邱吉爾執拗、倔強的性格依舊,仍然是學校裏最不守規矩的學生,但他再也不用擔心受到體罰了。學校裏開設了英文、法文、歷史、古典文學以及繪畫等一些比較正規的課程,此外還組織學生開展騎馬、游泳和跳舞等活動。由於心情愉快,少受拘束,溫斯頓在佈雷頓學校裏的學習有了較大的進步。在這一期間,1886年3月,溫斯頓生了一場大病,因患感冒而轉成肺炎,一度高燒不退,甚至有生命危險。他的父母聞訊後迅即趕來看他時,他已是神志不醒,奄奄一息了,經過搶救才脫離危險。又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他的病才逐漸痊癒。這場大病使他初次對人生有了較深的體驗。
  •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校位於伯克郡,離薩裏郡的坎伯利火車站也很近,是英國軍隊培養步兵和騎兵軍官的主要基地。當時每年需繳納的學費為150英鎊。該校學生幾乎全部是出身於上流社會,因為在昂貴的學費之外,畢業成為軍官之後仍需要家庭的金錢資助,所以貧寒卑微之家的子弟無法問津。
  • 1895年是溫斯頓由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年頭,也是他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這年元月,他的父親過早地去世。他的外祖母倫納德‧傑羅姆夫人于同年4月病故。而對溫斯頓感情衝擊最大的,恐怕還是同年7月老保姆愛維莉絲特太太的去世。雖然由於藍道夫勳爵患病導致家庭經濟狀況困窘,珍妮迫不得已辭退了愛維莉絲特太太,但老保姆一直得到邱吉爾家的資助。溫斯頓在她去世前去看望了她;在她死後不僅參加了她的葬禮,還承擔了在她墓前為她豎立墓碑的費用。
  • 1896年9月,邱吉爾隨所屬的第四驃騎兵團調往印度,駐紮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這裏是一處氣候宜人的山中避暑勝地,海拔高度為3000英尺。邱吉爾與另兩名中尉合住著一所帶有“寬闊而漂亮的庭院”的平房。邱吉爾在其中佔有3個房間,住處寬暢而舒適,並且擁有“一個主管酒類、膳食的管家”、兩個“管衣物的男僕”,還有一個馬夫。此外他與另兩位中尉還共用兩個園丁、三個運水工、四個洗衣工和一個守夜人。騎兵團的軍官們除了每天的早操和上午的一小時馬廄值勤,再沒有其他的軍務活動,因而邱吉爾有充足的時間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愛好。他讀書、寫信,種種玫瑰花,還採集製作了許多美麗的蝴蝶標本。每到下午4時15分,就是他最喜愛的活動打馬球的時間。這也是當地英國騎兵軍官最主要的娛樂。邱吉爾認為打馬球不僅是最有益處的運動之一,而且還是英國軍官與印度王公貴族之間進行交往的主要管道。雙方經常組織比賽。
  • 還有一次,他完成聯絡任務後跟隨一支分遣隊返回駐地時,在途中遭受到大規模的襲擊,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在一片寂靜的山谷中,突然爆發出槍聲和喊殺聲,轉眼間在嶙峋的山岩之間,奔湧出成群結隊的起義者沖向他們。邱吉爾親眼看到大片的死傷。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憶道:“只見後邊的五六個人已經倒下了,兩個已死,三人受傷。一人胸部被射穿,鮮血如泉湧;另一個腹部受傷,手抓腳踢;還有一位軍官右眼被射出,滿臉是鮮血。慘呀,這是多麼驚險的一幕啊!”他在當時給母親的信中還寫道:這是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潰敗,被俘獲的傷兵讓這些野蠻的畜牲兇殘地切成肉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