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阿善師】快樂又幸福

陳彥玲(明慧教育學會理事長)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編者按:台灣大紀元報不定期開設《杏壇阿善師》專欄,邀集各級學校菁英優良教師執筆,主題圍繞教育各項議題,或是師生間的溫馨小故事、教導小撇步,乃至教師們的心情故事,是一個供教師們在全球媒體上表慧見、綻芬芳的教育園地。

* * *
教育有塑造人民的價值觀、建構習慣與培養技術等等的功能,換句話說「辦了什麼樣的教育等於打造什麼樣的國家。」而在第一線從事工作教育的老師們則毫無疑問的肩負著如此的重責大任與無比的榮耀。因此不論在師資培育或教師研習中讓老師擁有能快樂幸福的知識、態度、行動力與環境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要件,而當個個都是阿善師的時候相信也讓現今越趨緊張的教育環境能夠芬芳怡人、百花齊放了。

自從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世紀末提出本世紀的三大疾病以來,「癌症、憂鬱症」似乎名正言順的衝擊了許多人的生活,教育工作者也在被影響之列,個人身心健康與大環境的惡化互相影響的結果,也不難從孩子的學習過程與成果看出教育所面臨的極大挑戰。「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教育的百年大計必須先照顧好教師。我們衷心相信因為「杏壇阿善師」的崛起與引領,必將歸正教育找到人類新的美好未來。

一個「杏壇的阿善師」必然需要了解生命的本質,生命的特性在「向上與向善」,事實證明:當一個人發了脾氣以後總會心情不好、甚至吃不下飯,嚴重者往往會過度情緒化的走上極端。不但沒有「結善緣」更沒有「善了」,遑論作育英才。

如果了解生命特性中善的基礎,將善的因素擴大讓惡的情緒沒有空間,將生命「日日新茍日新」的動力發揮出來,鍛鍊內省的功夫,如此一來則何必用外求的手段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何需利用一如訓練馬戲團動物的手法來教育下一代?阿善師們必然能用自己生命的態度營造一個優質而令人留連忘返學習環境,個人的氣質不但讓學生又愛又敬,也讓家長能視為教育子女的寶庫一般的樂於親近與合作,到如此境界則其中的快樂與幸福自不在話下了。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快不快樂與幸不幸福跟物質環境的關係並不絕對,倒是跟「心理的認知」關係緊密,說的白話一點就是「心中預期的目標跟實際上實現的落差」,落差越小越容易讓人感到快樂幸福,反之則越不容易令人滿意遑論幸福快樂呢?那麼成為一名老師的「初衷」就可能是從事教職能否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更是成為一名「阿善師」的首要條件了。

因為戰爭的關係,在上一個世紀的小康之家的父母多數希望子女能夠找到一個溫飽、固定又擁有知識及受人尊崇的工作,那「老師」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加上有寒暑假及不錯的退休待遇,對一個日後可能需要照顧家庭的人來說的確有許多誘人條件。

當然不是人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去當老師,只不過,當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檢視自己當老師的「金不換」條件時,隨著時間、人事與環境的考驗接踵而來,一道道的難題也正考驗著教師個人對生命認識與對教育良心的堅持,俗話說的好:「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老師必然有將學生能教到「青出於藍」的胸襟與方法,這是大善的一種體現,是做為「阿善師」的風采,也會讓自己活的輕鬆、自在、快樂、又幸福!◇(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雕像遊戲就像個法寶一樣,讓我們得以有共同的默契,以愉快的心情與創意的思考,給對方一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真應了那句:「退一步海闊天空」。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多年的我,發現那些善意體恤又會解決問題的老師真能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 根據不同單位的預測,這波金融風暴將可能使台灣的失業人口在今年底前破百萬人大關。其中則以高科技的行業最令人錯愕,失業的人數也名列前茅,從人人稱羨的新貴到憂鬱症的新族群,面對這樣的現象,學者專家與政府官員甚至平民百姓都提出一番見解,然而效果如何卻還得靠時間來評斷。
  • 要想改變現在社會的亂象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應該從個人禮貌作起,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尊重與付出,生活處處充滿感謝,社會的道德才會提昇。竹山高中邀請臺灣明慧教育基金會陳彥玲理事長蒞校實施「品德教育」系列專題講座。
  • 「傳宗接代」自古是中國人建立家庭的重要使命,連布衣人家也有傳承的庭訓,何況是流芳之作的經典,如北齊的顏之推、三國諸葛亮的戒子書、宋朝的朱熹、司馬光、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顏之推,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也希望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於是寫下4萬多字的《顏氏家訓》。傳誦了一千四百年而不息,被後世尊為家訓之祖。
  • 第三次江陳會談將於26日展開,兩岸關係的進展將再度受到關注。而媒體負有報導真相的社會責任,也擁有創造文化與價值觀的功能,能左右社會動向、也能影響百姓的生活。因此,擁有媒體則擁有不下於軍事的力量,也才會對記者有「無冕皇帝」的別稱,更有認為媒體為「軟性軍事」的形容。
  •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基隆報導)台灣明慧教育學會理事長陳彥玲與副理事長蕭松山,28日上午拜會基隆市副市長柯水源,希望能為基隆市民與來台旅遊的國際與中國大陸的觀光人潮,共同打造一個「禮貌基隆、善念城市」的目標而努力。
  • 1870年6月2日,紐約的朱莉亞‧賀伊(Julia Ward Howe)為了抗議南北戰爭是「某個母親的兒子殺死另一個母親的兒子」,而舉辦了全美第一個母親節活動。後續推動者西維吉尼亞州的賈維斯 (Anna Reeves Javis)過世之後,由其女兒安娜歷經六年的努力,終於在1914年讓威爾遜總統頒布法令,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全國的母親節。然而,安娜堅持不懈的動力,據說卻是根源於安娜與母親的一場爭吵。
  • 苗栗縣善德人文協會為紓解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促進身心靈的健康,特別邀請到明慧教育學會理事長陳彥玲教授主講「在金融風暴下如何走出陰霾洞見未來---從創人生新局面」。
  • 針對今年台灣國中基測的作文題目「常常,我想起那雙手」,老師和考生普遍的反應是,題目具體而明白,可用抒情文寫作,只要辭意表達清晰、生動又富有感情,得到理想分數應不是難事。考生們用父親、母親、師長、朋友之手入文,也有身心障礙的考生用「幫助」他的手為文。
  • 作為一名文學老師,除了講授故事,我也常常利用故事進行教學,並儘可能更多地採用這種方式。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些概念,我會在課程中摻進一些敘事手法,將概念用戲劇化的方式呈現。教書的時間越長,我就越相信故事的力量。它傳遞真理和激發奇思妙想的能力,其它任何方式都無法企及。究其原因,這一點尤為重要:故事與人類的經歷和人的本性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