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手札

澳洲塔島第二大城 朗賽斯頓

第二大城

朗賽斯頓(Launceston)是塔島的第二大城,我們從百合山谷出發。百合山谷與朗賽斯頓之間的路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我還是以時速大約六十公里的速度前進著,約莫也是最令人心曠神怡的速度。

悠閒的況味

抵達朗賽斯頓時約莫午後,我們選擇的露營地Treasure Island Caravan Park在高速公路附近,從那裡可以望見城市的風景。當我望著朗賽斯頓時總有一種錯亂的感覺,似乎是從月球表面看地球。高速公路旁的露營地顯得孤絕,好像是一座被車河環繞的沙島,作為過客的我們僅僅只是沙島上的鷗鳥。

朗賽斯頓是塔島的第二大城,但人口不足七萬,因此許多塔島人認為這裡其實是一座規模比較大的鄉村。雖號稱城市,但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鄉村,儘管朗賽斯頓在城市的發展上不如第一大城荷巴特,但近年來發展觀光的努力已經逐漸打開知名度,例如典雅的建築物便吸引著遊人前來。朗賽斯頓保留大量的維多利亞式老宅,街頭比起荷巴特更具優雅的氛圍。

除了優雅之外,朗賽斯頓也有一些購物中心,不過悠閒的況味讓這座城市似乎連購物都成了很緩慢的事情。朗賽斯頓最著名的景點是城西的大瀑布峽谷(Cataract),峽谷竟在城市的周邊,這不免令人有些訝異。只是當時我們饑餓難當,在祭五臟廟為前提下,到了朗賽斯頓的河港邊品嘗當地著名的炸魚塊與薯條。



朗賽斯頓頗有創意的廣告



朗賽斯頓的街角風景

炸魚塊與薯條

河港幾乎就是朗賽斯頓的靈魂所在,雖然不靠海,但有Tamar河流經,帆船可以順著河流便能出海。因此朗賽斯頓在廣義上依舊是靠著海。

河港有許多店家販賣著炸魚塊與薯條,雖稱不上是什麼美食,但卻是所有英國人,還有英國後裔的回憶。外國人往往調侃英國菜中僅有這一道稱得上著名,但這也是事實,英國貧乏的飲食文化往往成為外國人譏諷的對象。不過,若不探究細緻飲食美學的話,炸魚塊與薯條倒也不是什麼不登大雅的菜式,畢竟作法簡單,只消將魚塊裹上麵粉,然後丟進熱油裡滾熟即可,薯條的作法差不多也是這樣。

因為炸魚塊與薯條的作法簡單,且又能填飽肚子,於是在英國非常普遍,幾乎所有階級的人們都愛不釋手,或許也符合今日速食的定義。因此,從前在漁村出現的炸魚塊與薯條很快地也在城市盛行。後來我又聽愛爾蘭朋友講起,據說炸魚塊與薯條最早源自於愛爾蘭,但後來卻在英國發揚光大。

我們在朗賽斯頓所吃到的炸魚塊與薯條滋味還算不錯,畢竟還是港邊,起碼新鮮讓美味加分。或許還有河港的風景佐餐,加上陽光溫潤,更重要的是遊人跳盪的心情,因此再平凡的味道也有著不凡的甘甜。



朗賽斯頓的老建築



朗賽斯頓的舊郵局

慢遊

塔島的啤酒大廠有兩家,在南方以Cascade為宗,而在北方則以Boag’s為主。Boag’s啤酒的釀酒廠就在朗賽斯頓的市中心附近,那時我們沿著街道四處閒逛,典雅的建築物一一從眼前展開。朗賽斯頓不僅建築物典雅,也有鄉村的風味, Royal Park便是一例。Royal Park是一座美麗的植物園,其樹木似乎都有神奇的面貌,一株株大樹有著特殊的身形。那是明琦的專業,塔島的樹木對她而言是一種奧妙的植物學,不過對我們這些門外漢就僅僅只是看熱鬧罷了。

我們不懂植物學的門道,卻能全盤掌握慢遊的祕訣,以緩慢的步調在城市遊蕩著,緩慢到黃昏之後微星爬上天梯才驅車返回露營地。露營地可熱鬧著,許多機車騎士在紮營,有法國人、德國人、奧地利人,或是澳洲本地人;有夫妻檔、情侶檔,不過相同的是皆有齊全的裝備。他們全是為了塔島的風景而來,只是選擇更貼近自然的交通工具--機車。當我們在廚房做菜時,就遇見這群機車騎士,他們爽朗的笑聲往往讓人覺得其心胸開闊,或許也與騎乘的交通工具有關。



朗賽斯頓市中心的公共藝術



朗賽斯頓的消防局,建於一九三八年。

驚醒

那晚天氣已經有秋涼的況味了,雨絲不大不小的從天上散落,飄著微雨的朗賽斯頓也有模糊的風景。夜裡的朗賽斯頓光景似乎也在游移著,雨絲忽東忽西,似乎略帶恍惚的夜景也在突然之間忽左忽右。那時從帳篷內往外探的風景,像是迷離一般,塔島上的我們倏忽獨立蒼茫於霓虹的散光裡。

我們就在微雨中睡去,直到清晨的大雨突然落下,原本不大不小的雨絲竟在頃刻之間轉大,真是擾人清夢。於是我們在一大清早的雨中開始收拾帳篷,那時隔壁帳篷的明琦與毓琦仍兀自在睡夢裡。聽說賴床能延年益壽,身心完全舒展,如果是因為鬧鐘的聲響而被嚇醒的人,往往會折些壽命。若真是如此,我們恐怕也有慘重的損失,因為可是突然被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響所驚醒。這種驚醒在我的人生經驗裡僅有少數幾次,一次在倫敦,夜宿同學的宿舍時,半夜被消防警鈴嚇醒;一次在西班牙,於Toledo古城的橋上被兩位十幾歲的搶匪給嚇著,至少這是我所能想起的其中兩次。

--摘自 華成圖書《塔斯馬尼亞島──澳洲奇幻之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