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監聽核准權移轉 緝毒年估減1噸

【大紀元7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俊宏、項程鎮、劉志原/台北報導〕監聽權去年底移轉法官核發以來,監聽量驟降一半,雖被認為是一項人權保障作法,但隨之出現的嚴重隱憂為,重大販毒案破獲量也驟減,估算近半年因此減少查獲各式毒品超過600公斤,至年底至少逾千公斤,毒貨充裕下,毒品人口勢必竄升,研判還可能造成偷盜、性侵等「附隨犯罪」增加。

執法機關說,若今後每年減少查獲逾千公斤毒品,讓它們得以繼續供應市場,一年足可增加提供4800萬人次施用。

第一線辦案人員建議,全國各法院應設專股,擇派了解毒品特性與案件偵辦的專業法官審查毒品監聽案,以及同一法官「一案到底」措施,才可能創造人權與維護治安兼顧的雙贏局面。



調查局跨國與印尼合作,在印尼查獲安毒工廠。//自由時報


調查局查獲的毒品種類繁多。//自由時報

法務部統計,2005年反毒作戰年時,毒品案每月平均監聽量2750件,重大販毒案破案數85件;2006年每月平均3750件,破重大毒品案123件;2007年每月平均2500件,破重大毒品案104件;去年底監聽權移轉法官後,今年1到6月每月平均監聽量下滑到1250件,破案僅39件。

從數量看,今年1到6月破獲重大販毒案緝獲的各式毒品1506公斤,與2007年7到12月監聽票仍由檢方核發的緝獲毒品2148公斤比較,今年上半年毒品查獲量比前半年短少642公斤,約減少三成。

毒品緝獲量減少,毒品價格因而下滑;海洛因小盤已從去年上半年每公斤935萬元降到560萬元,安非他命從826萬元降到449萬元,K他命從205萬元降到190萬元。

台北地檢署專責緝毒的檢察官說,台北地院核准監聽率約7成多,法官大都只准監聽「小咖毒販」,對於要再找上游發展的「大咖毒梟」,駁回或不准續監的情況偏高,往往使辦案人員逮不到大魚。

其次,法官多不准跨區聲請監聽票,但現實情形卻是小毒販的上線常跨多個縣市,第一線人員再大老遠到它轄聲請監聽票,不僅費時費力,易延誤破案契機,有時也同樣被打回票。

對於法官審核監聽案是否過嚴,司法院秘書長謝文定表示,法官均本於專業,看證據,依法律作出最妥適的決定;台北地院院長陽隆順說,檢方提出的證據若充分,不論大咖小咖,法官都會裁准。

司法院統計,目前法官每月平均核准監聽1123件,不到去年同期二分之一,每月平均監聽掛線數5390線,只有過去檢方的四分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