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

《貞觀政要》選讀(一)

貞觀初年,太宗皇帝對大臣們說:「當國君的原則,必須以百姓的利益為先,如果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來滿足國君自身的慾望,就好比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來充飢,肚子雖填飽,人卻死了。如果要使天下安定,國君必須先修養自己的品德。從來沒有身正而影斜、自身品德修養好了而民間卻亂起來的道理。我常想,傷害自身的並不是外物,而是個人的嗜好和慾望太多所引起。如果國君一味的追求美味佳餚,沉迷於歌舞美女,所想得到的越多,所受到的損害就越大。既妨礙了政令的通行,又擾亂了老百姓的生活。如果國君再說一些違背事理的話,老百姓就會人心渙散,並隨之產生怨恨,離叛的事情也會出現。我常想著這些事情,就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

諫議大夫魏徵回答說:「古代聖明的君主,都能夠先重視自身品德的修養,因此才能通曉萬事萬物變化的因果。過去楚莊王聘用詹何,問其治國的要領。詹何卻告訴楚莊王修身養性的方法。楚莊王又問這樣治理國家的效果會怎樣?詹何說:『沒聽說自身的品德修養好了而國家還會混亂的。』陛下所闡述的道理,跟古人說的一樣。」

貞觀二年,太宗皇帝問魏徵:「為什麼國君被叫做聖明君主或昏庸的君主?」

魏徵回答說:「國君之所以聖明,是因為他能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國君之所以昏庸,是因為偏聽偏信。《詩經》說:『先賢曾經說,有疑難的問題可以與普通平民商討。』上古的賢明君主堯、舜治理國家時,能廣開四面八方的大門以納賢士;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通曉遠近情況。所以國君的聖德才能昭然於天下,共工、鯀這樣的人就不能蒙蔽他;奸佞小人的花言巧語及乖張行為也不能迷惑他。秦二世則是深居內宮,只相信趙高而不信任其他朝臣,真到天下都造反了,他還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異,侯景舉兵叛亂,攻到京城時,竟然還不知道。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各路的叛匪攻佔城池、搶掠鄉邑,他也不知道。因此國君多聽各方面意見,採納臣下的建議,權臣就無法阻塞言路、蒙蔽國君;而下邊的民情也能順暢的上達。」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話。

貞觀十年,太宗皇帝問大臣們:「帝王的大業,創業和守成哪個艱難?」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回答說:「在國家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時,各地群難紛紛起兵,必須功破城池才能使敵人投降,在戰場上取勝了才能使敵人歸順。由此說來,創業艱難。」魏徵回答說:「帝王起兵,必然借世道衰敗混亂的時候,消滅掉原來昏庸狂暴的國君,從而得到老百姓擁戴,天下人都來歸附;奉上天旨意又得到老百姓支持,因此創業不難。然而帝王得到天下之後,志向趨於驕奢淫逸。百姓希望過上安穩的日子,而徭役卻無休止,百姓已經窮困匱乏了,國君的奢侈事務卻還不停止;國家的氣數衰亡常常是這樣引起的。由此說來,守成更難。」

太宗說:「玄齡過去曾跟隨我平定天下,備嘗艱辛,出生入死,所以認為創業艱難;魏徵和我一起治理天下,擔心驕奢淫逸的弊端出現,使國家從蹈危亡的境地,所以認為守成艱難。現在創業的艱難已經過去了,而守成的艱難我會與諸位一起慎重的對待。」

評講:從唐太宗與魏徵、房玄齡兩位賢臣的對答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賢明的君主及朝臣都非常重視百姓的生活,並致力於使百姓的生活富足。而要讓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不能只是表面上的空話,國君及朝中大臣必須克制自己「耽嗜滋味,玩悅聲色」的慾望;也就是要重視個人品德的修養,只有重德修身才不會出現驕奢淫逸的弊端。

唐太宗嘗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貞觀政要·任賢第三》。既然是以古代的歷史為鏡,可以知道一個朝代的興盛與衰亡,那麼,我們就以貞觀之治這段輝煌的歷史為鏡來照一照現今的中國大陸。

如果有這樣一個政權,在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還非常窮困匱乏的時候,統治者仍花費大量的財力大搞形象工程,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那麼這樣政權的結局必定如唐太宗所說的那樣「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摘自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7/27/45008.html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