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十年砍柴:由大私化公的比爾·蓋茨說起

【大紀元6月26日訊】世界巨富比爾·蓋茨近日宣佈退休,並決定將580億美元的巨額財產悉數捐出。儘管這位知識經濟催生的財神多次說過要將身後財產用於慈善,但如此乾脆徹底地、不給子女留退路的做法還是讓人驚訝。給子女留幾百萬美元,和580億相比乃九牛一毛,仍然無損於比爾·蓋茨慈善家的聲名。由此可見,他已到了名利不放在眼裡的境界。

當然,也許會有人要來批評這個剝削勞動人民而致富的大資本家是在作秀。蓋茨「裸捐」是不是偽善,我不得而知。但即使說他是偽善,說他是在沽名釣譽,欺騙廣大的勞動人民,但只要有巨額財產捐出這一客觀後果,其主觀訴求如何就不值得去計較了。中國有句古話:「萬惡淫為首,論行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好人」,此說用在行善也很恰當,對一個人的評價應看其做什麼而非說什麼,那些貪官哪一個嘴上不是大公無私、鞠躬盡瘁為人民的?

比爾·蓋茨這番壯舉可謂大私化公。他在創業以後,不斷地積累個人財產,其利用技術上的優勢進行壟斷曾遭非議,甚至連美國政府也要站出來告他,可謂為了錢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這當然是「大私」。可他又將財產全部還給社會,似乎他來到世上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創造財富的能力而已,這是「大公」。對比爾·蓋茨的慷慨,當然可以從宗教的、文化的諸方面原因去分析,但我認為社會環境是最值得關注的。只有一個競爭相對公平,人們憑個人的能力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做父母的才可能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灑脫。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巨富,在對子女的教育方面肯定會不惜血本,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自然有生存之道,巨額遺產反而使其喪失了奮鬥的動力。他曾和另一巨富巴菲特共同聲明反對取消遺產稅,對美國現任政府關照富豪的行為毫不領情。其理由是:「不鼓勵財產繼承有利於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巴菲特說得更明白:「我經常說的是我的子女們不會得到我的巨額遺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什麼也不會得到。更多地關注你的孩子,花更多時間和他們在一起,這才是對孩子的愛,愛是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偉大的財富。」

愛自己的子女是人之天性,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這種愛子女的見識,中國古人早已有之。清代名臣曾國藩就說過:「蓋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且必大玷家聲。」和他齊名的左宗棠亦有相似的看法。可是這種有遠見卓識的官宦或巨富父母在中國歷史上是鳳毛麟角的,許多父母為兒女謀財到了不計手段的地步。我覺得這種風氣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多數人對社會的公平沒有信心,怕兒女吃虧,那麼給子女的錢財就成了一種安慰。而沒有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環境,卻又往往陷入「富不過三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怪圈。

「私」這個字在中國歷史上一向聲名不好,中國歷代聖賢致力於建設一個「天下為公」的理想國,希望全社會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連《詩經》中的庶民也說:「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公開宣稱「公」的地位優於「私」,乃是一種政治上正確的態度。可是幾千年來,為了私利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了,「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人家瓦上霜」乃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真實面貌。大公無私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種很難達到的道德境界,由「大私」而及「大公」,才符合普遍的人性。比爾·蓋茨這種「大私化公」的前提是必須給個人種種權利如人身權、財產權以嚴格的制度保障,人們在公平的制度下競爭而致富,才可能有公益文化滋生的良性土壤。現在的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人們可以合法致富,因而也能自主地幫助別人,整個社會的愛心奉獻與慈善事業因而得以積極成長,這也是我們親歷目睹的進步之一。

──轉自十年砍柴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