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隨筆

十年砍柴:「他們」「我們」同一夢

【大紀元6月25日訊】今年上海市高考出現了三年來第一份作文滿分試卷,一位考生在題為《他們》的作文中表達了他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關切,情理交融,文末一句「他們,終將成為我們」堪稱點睛。

這篇作文只是說出了一種現代社會的常識:無論出生何處,理應權利平等。但常識往往是一種奢侈,於是,一位生長在大都市的年輕人說出一個常識,便感動了閱卷老師以及無數的讀者。

當那位考生寫這篇作文時,或者他步入大學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後,他是否會思考: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他們」和「我們」的巨大差別?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人一落生,在家境、生活環境等方面就可能有巨大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也許永遠消滅不了,也能被絕大多數人理解並接 受,公眾需要的平等是機會平等、起點公平,用法律語言來說即程序公正,而不是用制度造成「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鴻溝。

這樣制度性鴻溝已存在多年,曾經到了一度習以為常的地步。筆者就曾是「他們」中的一員,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吃農村糧」和「吃國家糧」的巨大差別,讀書的全部動力便是「吃國家糧」。一類人付出艱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另一類人降生即具備的身份,天底下的不公平,也許莫過於此。網上曾流傳一篇文章《我用了二十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形象地寫出了農村孩子和城鎮孩子起點的不平等。

當多數人包括佔有起點優勢的「我們」中的人,也意識到「我們」、「他們」的制度性差別不合理時,這說明社會在進步,民智在開啟。但被意識與被解決之間,尚有漫長的一段距離,這位上海考生相信「他們,終將成為我們」,可「終將」會跨越多長?將以何種方式使「他們」、「我們」融為一體?

四十多年前,美國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對全國人呼喊道:「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今天,儘管美國的黑人在失業率犯罪率方面依然高於白人,平均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於白人,但這是歷史形成的,而造成差別的制度性藩籬已被拆除,這才使奧巴馬這個非洲移民的兒子有問鼎總統寶座的夢,且這個夢似觸手可及。

奧運即將在這個古老國度上召開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我們這個民族面對全世界表達的一種願望,亦可看成對現代文明規則的一種認知。我們可以把視野縮小一些,從全世界轉移到將舉辦奧運會的繁華都市。這個大都市裡,農民工的孩子和本地居民的孩子咫尺相隔,然而卻分成「我們」和「他們」。前天北京的一家媒體報導了兩位四川災區的孩子在北京借讀25天後,依依不捨回老家復課,臨走前一位小女孩發誓說她將來要考進北京的大學。汶川地震後,包括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內的國人獻出了巨大的愛心,捐錢捐物去災區當志願者。當愛心潮過去後,我們能否設想一下,有一天災區的孩子不需要借讀,不需要暫住,也能生活在他們嚮往的都市。—-這才是超越一時一地一事的大愛。

那位上海考生在說出「他們成為我們」的良善之夢時,另外一些農家孩子正做著「我們成為他們」的美好之夢。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我們」同一個夢想。

「我們」和「他們」不僅有同一個夢,更重要的是何時夢想成真。

──轉自十年砍柴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