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黨政平台啟動 行政立法互動面臨考驗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二十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就職,重啟中國國民黨在野八年後的歷史新章。不過,即將啟動的黨政協調模式,已有國民黨籍立委對最低階的平台,即委員會會議出席官員層級不夠高,出現反彈。未來行政與立法如何互動,考驗著身兼黨政平台層峰會議召集人的馬總統與行政團隊。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日前提出黨政協調模式,形諸文字的部分,將行政權與立法權互動分為兩個層級,一個是由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負責主持、黨主席吳伯雄需要時列席指導的黨政協調會報,各部會出席者為部長級;另一是委員會會議,以立法院各委員會國民黨籍委員長、立委為成員,各部會次長級將代表與會。

國民黨籍立委過去八年沒有行政奧援,在地方普遍感到「不被尊重」。當看到政策會提報常會的黨政協調模式,將立委定位在委員會會議層級,無法直接向部會首長爭取地方利益或得到有決策權的回應時,不少立委忍不住開砲。

立法院長王金平七日在新任閣員與黨籍立委座談會建議,行政院長劉兆玄可考慮恢復過去國民黨的黨政協調模式,在重大法案或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前,先透過政策會邀行政及立法部門相關同志溝通。不過,不少立委對行政部門表現仍有微詞。

現行模式讓立委感到不受重視的地方,還有日前政策會主辦委員會會議的前期會議。八場前期會議,除原內定內政部長的廖風德猝逝外,經濟建設文化委員會主委陳添枝未出席經濟委員會,讓國民黨籍立委劉銓忠難忍氣憤。

即使部會首長出席的委員會議,也少有首長提出具體政策說明,讓黨籍立委紛紛質疑,行政部門是否真的準備好了?

以日前黨內財政委員會議為例,立委轉述,與會的財政部長李述德與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聽到五月二十六日前須提追加減預算案進立法院時,面有難色;但立委解釋,若延後提出,依立法院議事程序,恐難趕在七月十一日休會前通過,如此將影響馬英九兌現政見。

有立委私下抱怨,行政部門好像完全不明白立法院如何運作,「他們好像以為法案只要送進立法院就會通過」,卻不知道還需黨內立委背書及朝野黨團協商。

例如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不僅交通部長毛治國日前向媒體表示要再研議,連國民黨內都有非桃園縣立委提出質疑,光是要凝聚黨內共識就必須花時間,還需要行政與立法取得平衡,考驗著毛治國的協調能力。

國民黨籍立委林滄敏認為,行政部門不要只想弱化立委功能,任何政策應該要有民意基礎,一些法案、政策、預算都要讓立委參與。

國民黨籍立委吳清池也說,行政部門不應以行政介入立法,透過立委提出行政部門心中屬意的法案版本,否則將使立法過程更加複雜。

即便黨政協調模式能解決行政立法間步調問題,馬團隊還需面臨立法院內朝野協商面臨瓶頸的問題。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朝野協商將全程錄音錄影,若與委員會意見不同,也需提書面併刊登公報。據了解,朝野黨團都感受到未來協商要順利進行,恐有難度。

資深立委分析,一般法案倒還好,但碰上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營事業預算案或追加減預算案時,朝野提案動輒上千案,若不透過事前協商,逐案表決加上重付表決,可能得花上數天,立法效率恐下降。

馬英九以逾兩百萬選票差距勝選總統,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也讓國民黨中央定調「以黨輔政」,雖說如此,再怎麼強勢的行政權若無法在前期協商取得黨籍立委背書,行政立法不同調將降低議事效率,進而讓政見跳票,辜負選民對完全執政的期待。執政黨必須以更高的政治高度與視野,思考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