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人

專業醫生賣健康好魚—江守山

【大紀元4月29日訊】醫師不盡然都像小說「白色巨塔」裡的醫生只會勾心鬥角,那是所謂的戲劇化,現實社會裡的醫師,很多都埋藏著濟世的理想,例如現任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生─江守山,就是一個懷抱「無毒農漁業」思想的特別人物。

醫生兼賣魚 只為病人健康著想

 江守山除了做醫生之外,他創立了一個賣魚的舖子(有網路虛擬店面及位於天母的實體店面),專賣無毒的魚肉,比方如海鱺、鮭魚、白帶魚、秋刀魚或健康蝦、淡菜、生干貝、小捲等無污染海產,以嚴格的毒性檢測,賦予所賣的魚一張類似產銷履歷的身份證,讓關注身體健康與環境保護的人,能夠吃得健康又安心!

 江守山醫生說:「我其實並沒有特別愛吃魚!」他之所以開設魚舖子,是因為研究尿毒症得來的靈感,他說:「台灣的尿毒症患者,幾乎佔世界第一名,而尿毒症經常由慢性病─糖尿症而來」。這種無法全面根治的藥,除了靠平日的藥物控制外,也能透過飲食來穩定及改善病情,因為吃魚肉便是降低糖尿病,控制蛋白尿、血糖的方式之一,也能讓改善憂鬱、抑制青光眼,補充鈣質,是一種很好的肉類食品,所以他鼓勵病人吃魚!

市售魚肉問題多 自己創業困難更多

 不過江醫生在一次基礎研究、檢驗魚類的過程中,發現魚肉雖然營養,卻隱藏著過農藥、抗生素、及戴奧辛等等的污染問題,他說:「檢驗的第一條魚,就含有六種重金屬。」他想建議病人吃魚,卻對一些恐怕遭受污染的魚類感到不放心。不知如何安心介紹何種是優良魚肉給患者的他,心想與其改變環境,不如自己來創新,於是,他決定跨出第一步自己來賣健康的魚。

一開始,江醫師整天都泡在工作室裡研究魚類,苦讀和醫學看起來不相關的冷凍學、漁業學及魚類百科等書籍,一邊作實驗,研究檢驗魚類、冷凍魚肉的方法。儘管再努力,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卻遭遇到不少困難,譬如找不到願意配合的漁民,就算好不容易遇到願意嘗試無毒飼養,或捕捉無毒魚品的,卻經常是半路退縮或過度膨風的供應商;還有經過冷凍的魚和海產,一開始在販售上的價錢因為比一般魚高,所以只有專業人士,或是特別重視健康的消費者才會購買。有將近七百多天的漫漫寒暑,江醫生所花費的研究預算及經營經費,都像鈔票灑下深深海底,無影無蹤,連他老婆都看不過去,勸他結束這個只會賠光老本的理想。

 不過江醫生還是一步一腳印,堅持示範賣好的魚給大家看看,因此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今天,現在魚舖子裡賣的海產都有不含人工成分(保鮮劑、增色劑、抗生素、生長素)、不含重金屬(鉛、鎘、無機砷、汞)、不含環境毒物(多氯聯苯、戴奧辛等)的保障。不僅江醫生都在吃自己嚴格把關的魚,魚舖子也隨著知名度增加,累積不少注重環保及身體健康的消費族群,但江醫生希望這份理念仍能繼續擴大,將自然健康的生活概念傳達到每個人的生活裡!──轉自《農業易遊網 http://ezfun.coa.gov.tw/》◇(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