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

花與花的故事——芳香撲鼻的梔子花

【大紀元3月4日訊】文╱陳運造

根據醫書上記載,梔子的果實、葉片、花和根部都可作藥。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和消腫等功用。主治黃疸、淋病、感冒高熱、吐血、咽痛、尿血和扭傷腫痛等症。其中尤以治療扭挫傷最富盛名,只要把去皮的梔子果實搗碎,研成粗粉,以溫水調成糊狀,再加入少許酒精,包敷傷處即可。一般三至五天換藥一次,如腫脹明顯則隔天一換。曾經有人用這個方法做過試驗,結果在407個病例中,24小時內疼痛消失的有328例、48小時內消失的66例、72小時內消失的13 例。療效竟高達百分之百,真可說是「神藥」了!

有一個故事說:一位鄉下農夫,為了想阻擋山坡上的雜草向水田蔓延生長,在山坡與水田間的溝邊種了一排梔子。沒想到幾年後,梔子樹長大,不但達到阻擋雜草目的,而且為寂靜的山村,帶來芬芳和熱鬧。更意外的是:每年竟還替他帶來一筆意外之財呢!原來,一位在城裡開藥鋪的親戚,偶然前來拜訪,發現了那些梔子花,便要他把成熟的果實採收起來,去皮曬乾後賣給他當作藥材。

原產於中國、日本和越南等地的梔子花,是屬於茜草科的小喬木或矮灌木。除在台灣北部,有時冬季裡會有落葉休眠現象外,一般常綠。它的葉片,對生或三片輪生,深綠而有光澤,全緣,因品種不同,有卵、橢圓、狹長和倒披針等多種形狀。花,盆形或筒狀,腋生或頂生,有單瓣,也有重瓣的。初開時呈白色,隨後漸漸轉變成黃色,以至凋萎。

在中國,自古以來即很重視梔子花。早在司馬遷寫的《貨殖傅》上,已把它稱為「梔茜」說:「梔茜千石 ,亦比千乘之家。」那時的梔子,竟和金銀財寶同價!後來在江南各地,每逢花開時節,也都可以看到花販們用銅絲把它穿成花圈,沿街叫賣,極受仕女們歡迎的情景。

濃濃的綠蔭深處,傳來陣陣梔子花香。此時只要深深吸一口,就會令人感到初夏清新、活潑的腳步已經逼近。梔子花,就是這樣,經常肆無忌憚地開滿一樹,濃郁奔放,然後又倏忽即逝,遁隱在夏日的炎陽下。

撲鼻的梔子花香,不僅迷人,甚至連蟲兒也愛上它哩!過去,在大陸上就曾經發現一種黑色的小蟲常寄生在其花瓣裡,而告誡小孩,不要近嗅梔子花。說那樣小蟲容易入鼻,會引起肺癆病。今天,當然我們知道小蟲和肺病是毫無關係的。不過,在醫藥尚未發達的當時,光是小蟲入鼻確已夠人頭痛,難怪大人們一再地交代兒童們小心!

梔子花具有稜角肉質的長橢圓形果實,一般稱作「山梔子」或「梔子」。由於富含黃酮類梔子素 (Gardenin)、果膠、鞣質、藏紅花素(Crocin)和藏紅花酸 (Crocetin)等成分,除了是重要天然黃色染料和香料外,同時也是中醫裡常用的藥品。

梔子素,自古就是重要的黃色染料,後來由於人工色素崛起,一度被人冷落,直到最近幾年醫學界發現人工色素,有害人體健康,生化學家不得不回頭尋求天然色素時,才又身價大增。由梔子提煉而成的高單位色素,可作為天然色素加於食品、藥物和化妝品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