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珍貴的禮物─ ─三不一沒有

楊素華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呼吸之間存有寶貴的生命,這是一份恩澤,而生命的使命就是好好的活著,活著是社會責任與功德,生活中無論貧病疾苦,喜怒哀樂,順境逆境;好好活著,就是一種意義。

誰說生命無答案,癌末母李欣霓留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三不一沒有」的精神,這就是最好的答案。95年4月27日台灣各大報刊登一則新聞,高雄巿一位低收入戶的癌末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小孩,為了兒女受到好的教育,因為沒有錢,四處拜託補習班讓她的孩子免費學習英文,放學時一家四口擠著一台機車回家,全家合吃一碗紅燒肉,過著貧窮快樂的生活。

李母雖然得了癌症,但她對生命的熱愛是這樣的,她對三個子女說「你們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我一定會努力抗癌。」並以修己利人的態度教導子女不自卑、不自棄、不自殺,遇到挫折也沒有關係的「三不一沒有」的精神。她希望自己死後不要讓子女拆散,引發社會各界關注,還湧入大筆捐款,不過全部被這家人婉拒,雖然生活困苦,她始終堅持靠自己來養活孩子,因為他們知道生命是在順境逆境中成長,這位媽媽在逆境中,以言以行教導他們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踰越現有的環境。

落實全人發展身心靈的健康,也符合了McClusky在1971年提出的五類教育需求:應付、表現、貢獻、影響、超越等五大廣泛教育需求,尤其她能深入的了解生命的意義,並超越生理的限制,令人敬仰。

她在臨終之際,靈性困擾,放心不下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擔心他們以後不能得到照顧,順利長大成人。而面對死亡的態度,往生前叮嚀孩子不分開、不受虐、不失學、心中沒有恐懼(另一項「三不一沒有」的精神),她以一個平凡簡單的心願期許,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讀書。留給孩子生命的力量,有著屢仆屢起能量,她沒有豐富物質遺產給子女,但她卻留給子女一生存活的力量。人為後代留根,我們是否能像這位母親,給了子女最好的精神糧食而不是物質上的享受。

這位癌症末期的媽媽,她以言以行告訴了子女,生命是靠自己去豐富,靠自己的毅力去生活,而不是製造社會中的負擔。她的「三不一沒有」的精神,勇敢地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安然度過,立下一個生命最好的楷模,她的生命已在人們心中發光了,也給了許多坐困愁城的家庭,點燃了一盞燈。

回顧這些年來,全球每年約有一百萬人自殺身亡,是許多國家的成人主要死亡原因,比起因戰爭、謀殺加起來的人數還要多,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預防自殺協會在 2003年定每年9月10日為「世界防止自殺日」定期舉行自殺防治研討會,探討如何防止自殺,自殺成為一種流行病了,人們不會面對逆境,遇到困境以自殺來結束自己或家人的性命,而這位癌症末的母親卻說:我死了,希望能留下一些話給孩子,讓他們能記住我所說的話。她以正面思想的生命態度,提出「三不一沒有」留給了她的子女,也留給了社會一份愛與關懷的禮物,同時成為生命教育中實用的教材。

現在她雖然往生了,但她的語言永遠活著,她給了我們生命的答案,不自卑、不自棄、不自殺,遇到挫折也沒關係的「三不一沒有」精神,就是最美好的答案。

轉載自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本書很特殊,每一頁都是用大張的真實照片來呈現,文字雖然不多,卻讓我把自己當成了書中的那隻隻八歲大的貓咪「小星星」,陪伴著愛瑪奶奶經歷病痛,感受著愛瑪奶奶離開的痛苦。有一天愛瑪奶奶說:「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了。」這本書就是寫愛瑪奶奶活著的最後一年,她努力的照自己的方式活到最後。
  • 現今社會的新鮮人普遍被冠上「草莓族」的標籤,外表看似光鮮亮麗,裹上漂亮的糖衣,但外力輕輕的碰撞,內心就很受傷,這跟草莓還有什麼兩樣呢?
  •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十九日電)輔仁大學昨晚發生進修部學生跳樓自殺事件,輔大今天表示遺憾,並積極對相關班級及學生持續心理輔導及諮商,也將加強推廣「關懷陪伴」輔導及「生命教育」課程,輔大呼籲年輕朋友珍惜生命,學習對生命負責。
  • 親民技術學院、山城志工協會及3OK全能力探索師資團隊,與頭份鎮蟠桃國小簽訂一年的合作計畫,辦理「生命教育探索體驗活動」,透過遊戲將探索活動結合生命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 許多學生都盼望著放暑假,因為這是他們可以逃離學校、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 有些學生害怕必須參加的暑期課程,還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見到同學而感到孤單。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