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中國政府又要「瘦身」?

【大紀元2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採訪報導)中國全國人大年會將在3月5號召開。海內外媒體關注被稱為「大部制」的國務院精簡機構的計劃。中國政府即將可能進行的新一輪機構改革被冠以「大部制」改革,即將國務院那些行業相關、職能相近的部委合併,組建大交通、大農業、大環保和大衛生部等。

那麼,中國究竟有沒有即將展開的「大部制」機構改革?美國研究中國政治問題的學者高新先生表示—

高新:「國內學者透露說是把過去的28個改成21個。有些事情不到人大的正式召開,按照中共以往的特點是不會在官方媒體上正式披露的。所謂的大部制改革,我想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過程。我覺得外界對這件事情的炒作過於熱烈了。」

英國有報紙評論員曾這樣戲謔地評論:中國的政治就像它被污染的河流一樣渾濁而不透明。渾濁而不透明的結果自然引起外界的揣測。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問題學者賴洪毅博士認為,如果「大部制」機構改革能夠進行下去是有一定意義的—

賴洪毅:「意義比較大是從經濟上來考慮。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原來是代表很多國企的利益,被撤併以後,國企在政府裡面代表方相對比較小,反倒是一些民營,經濟方面在部委裡面的聲音就比較大。關注勞動保護這類的部委聲音也會比較大。」

溫家寶總理提出任內要建立「節約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中國改革開放30年,政府機構改革從1982年起每隔5年就進行一次,迄今5輪機構改革的結果,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的話說,是在加加減減中前進。對此,賴洪毅博士表示—

賴洪毅:「經常是裁一圈又膨脹起來了,割來割去最後割不掉了。包括這次他們能把它控制住,我覺得也不能太樂觀。但是我不覺得很悲觀,我覺得很有新意。另外,這樣合併對中國更多的經濟機構的管制來講都有積極作用。」

香港《蘋果日報》星期五的報導說,「大部制」改革實施後,超過100名正副部長將被裁減。高新認為,這有點誇大其詞,次此「大部制」機構改革並沒有多少新意—

高新:「如果有新意的就是相當幅度地裁減掉一些所謂的國務院辦事機構,那才是真正有新意。實際上,所謂大部制的改革就是從國務院組成部門,特別是經濟操作部門的大部制改革並不是從今天開始的。」

高新強調,人們關注的焦點應該落在不受人大管轄範圍的國務院辦事機構的改制和人員任免上面;因為,儘管人大是個橡皮圖章,但至少28個部委的機構變化要經過人大的程序。有數據顯示,成熟的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其政府部門一般都在十多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