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快樂?

何權峰 (暢銷心靈作家)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你現在很不快樂,那是一定是你不在現在。

『你為何如此沮喪,究竟有什麼事讓你不快樂?』
『因為未來!』

『有什麼事使得你的未來看起來這麼沒有希望?』
『因為過去!』

每當你心情不好時,你便已脫離了當下,只要注意一下你心情惡劣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你心要不是想著過去,就是跑到未來,否則你怎麼可能不快樂呢?

活在當下,沒有人會不快樂的。

你可以回想以前,然後陷入不快樂;你可以想著以後,然後陷入不快樂。可是在此時此刻,如果你在當下,你不可能是不快樂的。

你可以為過去懊悔,或是為未來憂心,但在當下這個片刻,你要懊悔憂愁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為過去那些原不該做而做了、不該說而說的事而後悔,也可以為未來那些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憂愁,但如果你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你怎麼可能不快樂呢?

昨天你跟同事吵了一架,早上到公司你仍忿忿不平,但那是昨天;你一想到那個人以前對你的所作所為,心裡就不舒服,但那是以前;然後,你開始想要是待會遇到他時,你該怎麼做?不理他?還是給他一點顏色?你繼續又想,若是他也還你顏色該怎麼辦?你要跟他拼嗎?還是……你甚至想到以後的事,等有一天,讓你當上主管時,你要怎麼修理他……

總之,你從過去想到未來,卻沒有一件事跟『現在』有關;你會不快樂,那是一定的,因為你已經脫離了當下。你現在很不快樂,那一定是你不在現在。

去瞧瞧你的心,看看你花多少時間在過去,在記憶中挖掘痛苦,你憤恨不平,你憂鬱沮喪,這不都是過去的事嗎?

因為過去,接著你開始想像你的未來,你開始擔心,你牽腸掛肚。你沒有發現嗎?你的怒氣、恨意,不都是為了過去的事,為了那些過眼雲煙而生的嗎?而你的焦慮、煩惱不也是為未來,一些尚未到來的事而苦惱的嗎?

你的不快樂要不是來自過去,就是來自未來,但絕不會在此時此刻。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對過去漠然以對,對未來漠不關心,然後再痛苦看看,那是不可能的。你無法痛苦,你辦不到的,不管你費多大的力量都不可能。

當你放下未來,過去也自然會變得無關緊要,我們攜帶著過去是為了未來,如果沒有未來,你所累積的記憶又有什麼意義呢?那是不需要的。過去是為了延伸未來,而未來則是過去的延伸,如果你無法放下過去,那未來只不過是你過去的沉腐再現,未來只是過去的重複而已,那也是沒意義。

所以,當下,把心放下吧!把昨天的一切煩惱拋開,不用擔心明天,明天自己會安排好它自己,因為你擁有今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德如曾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煉法輪大法,幸福美滿,親朋好友也都修煉法輪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開始了一場滅絕人性的迫害……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