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

文化課教材(高級):晏子使吳

【原文】

晏子聘(2)於吳,吳王問:「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對曰:「君順懷之(3),政治歸之(4),不懷暴君之祿,不居亂國之位,君子見兆則退(5),不與亂國俱滅,不與暴君偕亡(6)。」

(出自《晏子春秋·第七卷外篇第七》)

【註釋】

1 本篇中晏子論述了自己的「人臣觀」,即擇明君而侍,不愚忠於亂君。

2 聘:聘問,諸侯之間的遣使通問。

3 君順懷之:國君順從道德就親近他。懷:歸向,歸附。

4 政治歸之:政事治理好就歸附他。政治:政事清明。

5 見兆則退:看到動亂的先兆就引退。兆:徵兆,指亂兆。

6 偕亡:一起去死。

【語譯參考】

晏子到吳國聘問,吳王問道:「君子的行為應該什麼樣?」晏子回答說:「君王有德行就歸向他,政治清明就歸附他,不貪圖暴君的俸祿,不任政治混亂國家的官職,君子見到不好的徵兆就退隱,不同亂國一同滅亡,不同暴君一起死亡。」

【研析】

作為君子首先要清醒的認識到當權者是明君,還是昏君、亂君。愚忠於亂君,按亂君的意思辦事,那不就是助紂為虐嗎?正直的官員,就是要保護善良的百姓,伸張正義,寧死也不做違背良心的事。當上天有徵兆來警示人的時候,就要及時做出選擇,不作暴君的陪葬品。

【延伸思考】

1 君子有所擇,擇其當行的方合乎道。當你有機會出任國家官員或為上級賞識時,你依哪些條件考慮是否出任?

2 德是為人的必備條件,人生的福禍、命運可能與其緊密聯繫在一起。從古至今,德也是為人的準則,你要如何做才能修德呢?

【參考資料】



1 《晏子春秋》 陶梅生註釋 三民書局 1998年出版

2 《晏子春秋》 晏嬰原著 李萬壽譯注 台灣古籍1996年8月出版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