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晏子使吳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晏子聘(2)於吳,吳王問:「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對曰:「君順懷之(3),政治歸之(4),不懷暴君之祿,不居亂國之位,君子見兆則退(5),不與亂國俱滅,不與暴君偕亡(6)。」

(出自《晏子春秋·第七卷外篇第七》)

【註釋】
1 本篇中晏子論述了自己的「人臣觀」,即擇明君而侍,不愚忠於亂君。
2 聘:聘問,諸侯之間的遣使通問。
3 君順懷之:國君順從道德就親近他。懷:歸向,歸附。
4 政治歸之:政事治理好就歸附他。政治:政事清明。
5 見兆則退:看到動亂的先兆就引退。兆:徵兆,指亂兆。
6 偕亡:一起去死。

【語譯參考】
晏子到吳國聘問,吳王問道:「君子的行為應該什麼樣?」晏子回答說:「君王有德行就歸向他,政治清明就歸附他,不貪圖暴君的俸祿,不任政治混亂國家的官職,君子見到不好的徵兆就退隱,不同亂國一同滅亡,不同暴君一起死亡。」

【研析】
作為君子首先要清醒的認識到當權者是明君,還是昏君、亂君。愚忠於亂君,按亂君的意思辦事,那不就是助紂為虐嗎?正直的官員,就是要保護善良的百姓,伸張正義,寧死也不做違背良心的事。當上天有徵兆來警示人的時候,就要及時做出選擇,不作暴君的陪葬品。

【延伸思考】
1 君子有所擇,擇其當行的方合乎道。當你有機會出任國家官員或為上級賞識時,你依哪些條件考慮是否出任?
2 德是為人的必備條件,人生的福禍、命運可能與其緊密聯繫在一起。從古至今,德也是為人的準則,你要如何做才能修德呢?

【參考資料】


1 《晏子春秋》 陶梅生註釋 三民書局 1998年出版
2 《晏子春秋》 晏嬰原著 李萬壽譯注 台灣古籍1996年8月出版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前往周都,打算向老子請教禮。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制定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一個君子時運來了就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除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神態表情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是這些而已。」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第四 》)
  • 郗超與謝玄私交不睦。苻堅將篡奪晉君的帝位,已經攻佔了梁、岐,且下一步準備取下淮陰。當時朝廷討論想派遣謝玄率軍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有郗超說:「他必定能完成任務。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過,他讓每個人都能發揮長才;雖然如同履、屐之間的小差異,也都能做到適當的任用。由此可推論,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謝玄在立下輔佐帝業的大功後,當時的人都讚歎郗超的先見之明,且推崇他不因個人的好惡而隱藏別人的優點。
  • 霍諝,東漢人,從小就顯露不凡的才氣,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嚴厲的審問拷打。
  • 冉求曰:「非不說(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2)。今女(3)畫(4)。」 (《論語·雍也第六》)
  • 過江諸人(1),每至暇日(2),輒(3)相要(4)出(5)新亭(6),藉卉(7)飲宴。周侯(8)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9),舉目有江河之異(10)!」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11)愀然(12)變色曰:「當共戮力(13)王室,克復神州(14);何至作楚囚相對泣(15)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第四》)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楚有養狙(1)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2),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