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樂

中國笛在各朝代的演奏形式

【大紀元10月20日訊】笛的歷史遺跡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在河南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這是一種以鳥禽肢骨所製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笛。而最早有關「笛」與「簫」的文獻記載,我們從《周禮‧春官》中的這段文字可以得知:「笙師:掌教龡竽、笙、塤、龠、簫、篪、篴、管,舂牘、應、雅,以教祴樂。凡祭祀、饗、射,共其鍾笙之樂,燕樂亦如之。」其中篴與笛同音同義,即今「笛」的古字。

《史記》中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崑谿,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由此可見,遠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選用竹做為製笛的材料。因此,笛與簫被視為「八音」中的竹類樂器。

在古代不論橫吹還是竪吹的竹管,在名稱上是混淆的,多以「笛」通稱,就如同一些彈撥樂器在魏晉時期被通稱為琵琶。所以,在文獻史料中關於笛子的記載一直是眾說紛紜,崔豹在《古今注‧音樂篇》中這樣寫道:「橫吹,胡樂也。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另外,根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的記載:「漢武帝時丘仲作笛,其後又有羌笛。」而在陳暘的《樂書》則記載道:「羌笛五孔。馬融賦笛謂出於羌中,舊制四孔而已;京房加一孔,以備五音。」

西元前119年西域的音樂文化經由博望侯張騫的絲路之旅傳入了中國,丘仲在吸收胡樂橫吹的優點後,製作了新笛;而陳暘的《樂書》中提到的羌笛,則是一種豎吹的竹管,似今日的簫。「橫笛豎簫」的確切名稱,約在南北朝以後才逐漸分開,將笛稱為「橫吹」或「橫笛」。

《樂府詩集》中有這樣的敘述:「自隋以後,始以橫吹用之鹵簿,與鼓吹列為四部,總謂之鼓吹,並以供大駕及皇太子、王公等。」隋代以後,「橫笛」首度被用於鹵簿,並與原軍樂中的第一部鼓部和第二部鐃鼓部合併為四部,統稱為鼓吹。「橫笛」被編列為第三部的大橫吹部與第四部的小橫吹部,主要為皇帝、皇太子與王公貴族出行時的儀從和警衛。說明了隋唐以後,橫笛已在宮廷或軍隊的鼓吹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宋元時期,城鎮鄉村出現了各種民間音樂活動,當時民間音樂中流傳一種「鼓笛曲」,就是以鼓和笛作為演奏的主角。在陳元靚的《事林廣記》中記載了:「滿庭芳……鼓笛令無多雙麗,十拍板音韻宜清。」文中提到的「鼓笛令」就是「鼓笛曲」。說明了它是由扁鼓、笛和拍板所組成的一種演奏形式,同時它也是曲藝唱賺的伴奏樂器。

宋代說唱曲藝「唱賺」甚為流行,「賺」是一種演唱方式,它有固定的演唱模式,樂隊的組成和配器也有規定,即一人執板,一人擊鼓,一人吹笛,甚至在演奏的姿勢上也有明文規定:「假如未唱之初,執板當胸不可高過鼻,須假鼓板綴。」我們從《事林廣記》中這首詩的敘述,可以了解「唱賺」的配器形式:「鼓板清音按樂聽,那堪打拍更精神。三條犀架垂絲絡,雙支仙枝擊月輪。笛韻渾如丹鳳叫,板聲有若靜鞭鳴。幾回月下吹新曲,引得嫦娥側耳聽。」而書中另一首詩則提供了音樂的意象:「鼓似真珠墜玉盤,笛如鸞鳳嘯丹山,可憐一片雲陽木,,遏住行雲不往還。」



在這一幅(與蹴球繪在一起的)唱賺圖中,生動鮮活地勾勒出當時「唱賺」的場面:一男性吹笛,一女性拍板,一女性擊鼓。

宋以後,笛在民間音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文學作品中也多處記載了笛和人民生活的密切關係。我們在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裏的作品中,可以一窺橫笛與當時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例如:《安樂坊牧童》所敘述:「前兒牽牛渡溪水,後兒騎牛回問事,一兒吹笛笠簪花,一牛載兒行引子。」又如:《舟人吹笛》中寫道:「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沾橫笛吹雲煙;一聲清長響徹天,山猿啼月澗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頭如青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玻璃丈擊許。」這些詩句充分反映出笛子演奏已在勞動人民生活中廣泛流傳。

明清以來,中國竹笛的形制已趨於穩定,除了廣泛運用於說唱曲藝與戲曲伴奏之外,並逐漸成為江南絲竹、西安鼓樂、十番鑼鼓、潮州笛吹鑼鼓、山東鼓吹以及北方鼓吹樂等民間樂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在吸取了民間器樂合奏與戲曲聲腔伴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它的獨奏藝術,分別有以主要伴奏崑腔的曲笛(或稱崑笛),以及主要伴奏梆子腔的梆笛兩種。@*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