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樂把他鄉當故鄉 巴移民館見證先驅開拓精神

【大紀元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巴西是一個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其中又屬聖保羅聚集最多國家的移民。坐落在聖保羅市布拉斯區的移民紀念館成立於一九九八年,是一處收藏、保存和展出巴西各國移民文史資料,同時紀念這些先驅開拓精神的地方。

史書記載,最早一批華人移民約於十九世紀初葉抵達巴西,主要從事種茶、製茶等工作,但在移民紀念館裡有關華人移民的資料極其有限,記者只見到幾枚明清時期的古銅錢。

一八七零年代,開始有大量移民擁入巴西,主要是歐洲國家人民。由於巴西在一八八八年宣布解放黑奴後,內地的咖啡園嚴重缺乏人工,當時的聖保羅省政府便實施有系統的移民計畫,由官方預付船票,鼓勵歐洲勞工舉家移民來巴西。紀念館內展出當時在歐洲國家張貼的宣傳海報,圖文並茂,的確非常吸引人。

移民會館歷史上百年

隨著二十世紀初的經濟成長,移民勞工從事的產業範圍擴大,工廠工人、鐵匠、木匠、鞋匠、裁縫師和披薩師等技術工人逐漸增多。巴西最早的罷工行動就是歐洲移民發起的。

紀念館裡展出當時移民的某些職業工具和歷史背景簡介。聖保羅市內著名的里賽藝術工作室也在那時應運而生,旨在教授新移民謀生技能,如裁縫和木雕。

移民紀念館的前身是有百年歷史的「移民會館」,雖然是一八八八年才完全蓋好,但一八八七年就開始接待新移民,所以二零零七年剛好滿一百二十年。

移民會館的作用是接待初到巴西的新移民,並安排他們前往咖啡園工作,可一次容納三千人,但在特殊情況下,甚至曾經接待八千人。

自一八八二年至一九七八年,共接待七十個以上不同國籍的移民三百餘萬人次,包括義大利人、德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奧地利人、荷蘭人、韓國人、俄國人和中國人。

二十世紀初前往巴西的中國人多由香港出發,經日本乘船橫越太平洋,越巴拿馬運河,然後繞大西洋抵達聖多斯港。當時的亞細亞移民大都是循此途徑,歷時五十至六十天,坐三等艙抵達巴西。

以二零零八年移民巴西滿一百年的日本僑民為例,記者在一張一九一二年的郵輪乘客名單中發現,坐頭等艙的只有八人,其餘一千四百多人都坐三等艙。

從導覽人員的口中得知,當時因為大家都擠在窄小、潮濕且悶熱的船艙裡,加速疾病的傳播,致使很多人尚未踏上巴西這塊土地,途中就身染重病死亡,棄屍大海。

台灣移民始於一九六一年

雖然紀念館內沒有關於早期台灣移民乘船到巴西的資料,但根據「台灣乘船移民南美聯誼會」指出,最早的紀錄是一九六一年。最早的台灣移民之一是洪四春,現在和子女住在聖保羅。

移民紀念館占地廣大,似乎自成一個世界。除有過去移民住宿的地方和大食堂之外,裡面還設有藥房、郵局及火車站。

整批移民在乘船抵達聖多斯港後,就直接搭火車前往會館。舊火車站早於一九六零年拆毀,現在的火車站和月台是館方使用原始建材重建的。每逢星期假日,訪客可以搭乘巴西現存最大、一九二七年製的蒸汽火車,體驗一下前人的經歷。

此外,還可以在紀念館外面搭乘一九一二年英製的路軌公車至附近的捷運站。路軌公車的速度緩慢,坐在木製長椅上,不禁令人聯想到張愛玲的「半生緣」和電影「齊瓦哥醫生」的片段。來回的行程雖短,卻讓人回味無窮。

一九七八年之後,移民會館只接待從外州前來聖保羅的國內移民,外國移民事務則交由聯邦警察負責辦理至今。目前,會館只維持核發領事館認證的入境證明和雙重公民身分申請的服務。

一九八二年,整棟移民會館的建築被聖保羅州政府列為古蹟,受到保護。一九八六年設立移民歷史資料庫,收藏會館的所有官方紀錄,方便移民後裔用電腦查詢父母或祖父母是搭乘哪一艘船抵達巴西。

多國文化大融合 影響深遠

隨著導覽人員穿梭於展覽室之間,看著牆上的照片,呼吸著館內帶著一點霉味的空氣,彷彿時光倒流。然而,記者心中不僅沒有對陳舊歷史懷抱古老的滄桑感,反而還可以感受到當時移民身上那股洶湧澎湃的熱情和對新生活的憧憬。

會館大樓外的草坪上,豎立著兩幀放大但已泛黃的舊照片,其中一幀是四位日本少女的合照,她們在照片裡笑得很開心,似乎對未來充滿希望。

會館大樓左側有一處小咖啡園,展示二十世紀初移民在農村的住處和器具。用木頭和稻草搭建而成的房舍十分簡陋,只有廚房和臥室兩個隔間。

據說,因為木頭與木頭之間的縫隙大,加上屋內又是泥土地,廚具和睡舖經常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沙土,所以當時的移民每天都得將被褥拿到屋外拍打後才能睡覺。雖說時間相隔近百年,這樣的房舍目前在巴西內地仍隨處可見。

在移民紀念館,我們看到了巴西移民歷史的縮影。如果說,文化與歷史的演進有其連貫性和持續性,那麼巴西的歷史更是點綴著彷彿斷層般的突變,隨著不同國家的移民來到巴西,帶來深遠的文化影響。

仔細想想,倘若沒有這些不同國家的移民文化「並存」,然後「融合」,根本就創造不出今日屬於巴西的特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