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原住民族語學習推動 部分都會遭遇困難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五日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今天邀集各縣市相關人,員檢討過去一年推動原住民族族語學習家庭化、部落化與社區化執行成效,發現原鄉比較容易開班,有些都會則遭遇困難,原因是都會單一語言族群稀少,只能混合開班,原民會表示檢討意見將納入新年度實施計畫以求改善。

原民會為營造便利的原住民族語學習環境,帶動族語學習風氣,特別擬定「96年度原住民語言學習暨語言巢實施計畫」、「推動都市原住民生活發展計畫第三期計畫─族語研習計畫」等多項計畫推動。

原民會文教處長汪秋一表示,原住民現有十三族四十三種方言,這些族語學習班開班有規定,依照學習型態有三種,「語言巢」是長期固定開班,還有「族語學習營」與「族語能力認證加強班」,加強班是針對參加族語能力認證的學生。

統計去年一共辦理語言巢一百三十四班、語言學習營三百一十八班、能力輔導班二百七十九班,合計七百三十一班,學員人數總計一萬五千五百四十人,較原來定的年度目標多出一萬餘人。

在這項原住民族語學習開班一年執行成效檢討會中,依據許多縣市反映,受到地區人口分佈影響,原住民原鄉比較容易開班,都會則遭遇問題,因為要有十人以上才可開班,但一些都會由於原住民單一語言族群稀少,只能混合開班,就是三種族語學習在同一教室進行,請三種族語教師,教師鐘點費也分成三等分,變成近於志工教學型態。

幸好教育部訂有配合因應措施,就是在國中小學語言學習領域課程的鄉土族語教學,即使只有一人想學族語,也為其開班,但在有些地方師資有問題,或是缺少師資、或有師資但路途遙遠不願意教。

因此,有縣市代表建議,原住民族語學習開班不要限制要十人才可開班,應可降為五人即可開班,並使用多語言學習教室,由一位教師帶領多個不同族語的學習共同學習,並借助族語教學光碟與模擬練習題,或加強推動家庭化的親子共學族語。

汪秋一回應表示,97年度原住民族語言學習家庭化、部落化與社區化實施計畫已經研擬草案,最近正在徵詢各方意見,今天檢討會意見與建議將會納入考慮,使新年度計畫的執行成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