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娛樂

太陽沒有升起,陽光怎能燦爛

【大紀元9月27日訊】不打算看《太陽照常升起》,因為你很難對順利通過中共文化官員審核的影片抱有太大期望。而且,花兩個小時看一個自己喜歡的導演在藝術家的良心和電檢尺度之間,艱難地尋找平衡,對於我來說無異於一種折磨。

衡量才華橫溢的姜文是否拍出了優秀的電影,有一個直觀的辦法,不是看它拿了幾個國際大獎,而是看它能否在大陸公映。《鬼子來了》深入檢討國人愚弱的特質,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小日本為何能夠打得大中國落花流水。可惜結尾為了討好觀眾,或為達到某種平衡,刻意拔高主人公,破壞了整部影片令人又氣又笑又莫大悲哀的黑色幽默氛圍。但即便如此,《鬼子來了》仍稱得上是一部難得的華語優秀電影,未能公映為它的優秀做了最好的注腳。《盲井》等片子也有類似的遭遇。

在配合姜文新片公映的宣傳中,《陽光燦爛的日子》竟然被《南方人物週刊》譽為中國人十多年來共同的文化記憶,不知道媒體是嫌中國人太愚昧接受不了優秀、深刻的文化,缺乏藝術鑒賞力,刻意降低標准,還是嫌中國人不夠愚昧,必須得到偽劣文化的懲罰。

大陸反映文革時期青年生活的影視片,除了多年以前的《楓》較為真實地反應了那段歷史時期年輕人的狂熱和幻滅的悲劇,其他均刻意回避歷史真相、青年人的迷茫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受到的殘酷打擊,包括《陽光燦爛的日子》和近期的《血色浪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在內,只是讓後來人加深對那段歷史的錯誤認識,如果這些垃圾算是文化,只能說是可恥、可悲的閹割了藝術家創作良知的太監文化。

別說現在的中學生,就是大學生,又有幾個知道大陸發生反右、文革的根源在哪裡?經濟至上導致物欲橫流和普遍的政治性冷淡,而歷史教育的蒙蔽和文化對權力的極度獻媚,又加劇了遺忘和背叛。

“有人說,經常吃苦的人經過鍛煉,就會不怕苦不怕累,這是一種混蛋邏輯。大家都是人,幹了牲口的活都會吃不消。”王小波的小說《最燦爛的陽光》針鋒相對,通過同名同姓的馬小軍艱苦的知青生活,辛辣地諷刺了著意模糊時代背景、回避尖銳的社會衝突和政治鬥爭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省得後來人以為馬小軍們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除了泡妞和爭風吃醋就沒時間幹點別的。

同樣是表現懵懂少年迷戀成熟女性,在結合時代的背景、挖掘人性的高貴與殘酷,以及整體的藝術表現力方面,背對苦難營造浪漫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與《西西里島美麗的傳說》相比,是多麼貧乏和蒼白。如果人們就是通過這種矯情的奶油蛋糕來認識一段殘酷、荒誕的歲月,進而成為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