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最省材料的迷你畫

陳秋瑾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一般常見的水彩作品尺寸有八開、四開、對開或全開,全開的尺寸因紙張品牌有差異,大約是112公分×76公分,一張全開可分成兩張對開、四張四開、八張八開。八開紙張約為28公分×38公分左右,看起來面積頗小。以正常人眼睛視錐約60度角的情況而言,離八開畫紙40公分還即可把整張畫盡收眼底。

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比八開畫紙要小很多倍,介於64開和128開之間的迷你畫。這樣小面積的作品無論是創作或欣賞過程,都已經超乎吾人的習慣性。

以迷你畫為探討主題,除了有藝術史回顧的歷史因素外,因其已超乎一般人的習慣性,它可以讓創作者或欣賞者重新審視:什麼是一張好作品,一張作品的好壞在於其質,而非在於量。

單元名稱:迷你自畫像

水彩史回顧:

水彩史上經常有迷你畫的出現,除了水彩材料對小畫創作有其方便性外,亦有因其適合非常親近的把玩,而繪製小畫。較為知名者有西元第七、八世紀以後的伊斯蘭和印度小畫(miniature),以及十六、七世紀歐洲的小型繪畫(painting in little)。

伊斯蘭是回教國家,畫家幾乎是完全地為回教教主和其寺院而作畫,其中最能夠表現伊斯蘭藝術特徵的是小畫。這些小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畫像和充滿事件的故事描繪。

小畫通常以不透明水彩(gouache)為媒介。這些粉狀的顏料須以蛋和膠為媒介畫在紙上,顏色鮮明,並且摒除線條的勾描,整個畫面以極高的精確度描繪。這些畫通常用於醫論文、植物誌、動物寓語、抒情和叙述詩,以及歷史故事等書籍的插畫。

當十三世紀回教徒的軍隊侵擾了北印度和中印度之後,回教文化和印度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衝擊。到了十六世紀,印度被蒙古人征服,被蒙古人統治的期間,回教印的蒙古格蓬勃發展,特別在繪畫方面,一個新的優美形式於焉誔生。這個派別以圖飾手抄本聞名。一些最感人的作品是畫在極其纖細精美的小型手抄本上,每張畫的邊緣都有精細的金色圖案,以動物和花朵做為裝飾,並以優美的畫法搭配,內容則多為歷史故事,因此寫實的人物畫法擁有很重要的地位。

另外,在歐洲方面,一般人相信纖細畫最有根據的起源,是從圖飾手抄本衍生出來的--這種小型圖繪本是用來裝飾聖經、祈禱書及彌撒書的。雖然大眾將纖細畫視為一種面積很小而鑲有珠寶的作品,但它事實上應該被定義為一種易於握在手中的肖像畫。因此它們的尺寸大約是25-30公分之間那麼大。至於那些戴在身上,以做為裝飾的纖細畫,通常是圓形或橢圓形或長方形的,大小放於手掌上適於把玩和裝飾,漸至十七世紀中葉,這些肖像畫才以「小型繪畫」為人所週知。

十六世紀時的纖細畫通常是畫在皮紙上的,獸皮儘可能剝得愈薄愈好,並且將它繃在木板上。之後先塗上一層稀薄的色彩,再用深紅(lake)或赤铅(red lead)二色來畫眼、鼻、嘴和耳朵。如果肖像畫的膚色黝黑,那麼就加上海炭(sea coale)媒黑(lampe black)色,使顏色變深,一點一點地,以精細熟練的手法,把它畫至完美為止。

通常,襯以亮麗的藍色背景,肖像畫會呈顯紅潤的生動感,並且可以烘托出都德(Tudor)王朝華麗的服飾。早期纖細畫的畫家有豐富的礦物性和植物性的顏料,那些顏料被他們搗成非常細的粉末。然後把這些粉末放在水盆中停留數分鐘,再將它輕輕地倒入第二個容器中。這樣反覆數次後,把最後最好的沉澱物瀝乾,放置於象牙容器中。使用時,它們必需和膠粉或糖粉或者和蜂蜜混合,然後將它放在熱水中融解。這樣產生亮麗不透明顏料所繪製的作品,可以保持鮮艷亮麗直到今天。

歐洲許多國家都有這種美麗纖細的肖像畫,但這種繪畫媒材及方式在英國特別受到畫家重視。英國王室中耽樂的風氣提供「小型肖像畫」很好的發展條件。貴族朝臣的肖像被他們的情人所配戴。亨利八世還主張將肖像畫在文件上,伊利莎白一世也曾將她的纖細畫像送給她的愛慕者和求婚者。

纖細畫於伊利莎白一世在位期間發展到了頂點,之後在十八世紀期間發展更為普及,無數畫家以這種媒材作畫,而材科也變得多樣化,除了皮紙之外,尚有象牙、琺瑯以及磁器等。之後由於照相技術的興起,纖細肖像畫即漸漸式微,但至今仍有一部份畫家從事這項藝術表現。

(本文轉載自《水彩雜誌》夏季號1994第四期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旭日東昇,衝破朝露,乍見背光枯寂的古教堂,教人引發思古幽情和唏噓,只見海風撲面,渡頭問見波流激轉浪花拍岸,遠方如萬馬奔騰似捲起千堆雪。
  • 我剛剛有一個偉大的發現……幾個星期前我有一次早餐吃法國麵包,麵包表皮在烘烤時烤焦了一點。我把那種黑色刮下來和膠水混合,這樣做出來的黑色很溫和,像是Mummy(一種褐色含瀝青的顏料)。
  • 淡泊名利的理查.波頓1951年出生於倫敦北方劍橋附近名為Huntington 的鄉村裡,從小就經常到劍橋的Fitzwilliam 美術館觀賞大師的傳世原作,他花了相當的心思在這些迎風飛舞,且交錯重疊的長草莖上,這對他以後的創作有相當大的助益,尤其在駕馭水彩的技巧上頗得大師們的精髓,進能發展出自以創作技法上特殊的風格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