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消基會:買車綁車險不合理 民眾有權自由選擇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買車綁車險,保險公司過度依賴車商,造成車險節節高漲,高達30%高額佣金全進了車商保險代理人口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呼籲,主管保險的金管會要拿出良策,消費者買車時,切記自由選擇承保車險的公司,同時不再購買標準的車體損失險的甲、乙、丙式。

消基會表示,保險公司一直認為,由車商銷售人員與消費者接觸推銷車險,只需支付車商銷售人員部分佣金,可節省公司大量的人力成本,因此保險公司鼓勵車商成立「保險代理人」專營此項業務。

保險公司從車商行銷保險通路相當便利,久而久之大部分汽車險業務都由此而來;而車商發現保險公司的高依賴性,便要求保險公司提高佣金,截至目前為止,佣金率已由10%調高至30%以上。

保險公司面臨車商調高佣金,利潤漸失,又擔心車商阻斷業務來源,只好轉向保險監理單位要求調高消費者的保費,金管會保險局也一再答應保險公司的要求,最後吃虧的永遠都是買車險的消費者。

消基會估計,以任意車險一年320億元保費收入來看,約100億元進了車商保險代理人的口袋。保險公司只能拿消費者開刀,影響所及,消費者購買車體損失險的意願大大降低。

消基會批評,今年5月,產險公會、車商保代、金管會共同協商,訂定「汽車保險自律公約」,例如「保險代理人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時,不得限制消費者選擇投保,或以不公平、不當方式對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分配」。但內容大多是教條式規定,對消費者無實質幫助。

消基會建議買車的消費者,不要經由車商或其所屬保險代理人安排汽車保險藉以抑制汽車保險業務所掌控的市佔率,讓處於弱勢的保險公司可以對抗,才不會間接損害消費者權益。

同時不再購買標準版的汽車車體損失險甲、乙、丙式,建議消費者轉購買其他具有高自付額水準的任意汽車車體損失保險。消費者若能逐步覺醒,集體反制,不須多久即可收效,不再當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