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林達: 巴勒斯坦難民-極端分子的人質和宣傳籌碼

【大紀元6月13日訊】最近,黎巴嫩戰火重起。這一次,連是「對外戰爭」還是「內戰」,好像都很含糊。因為這次是黎巴嫩政府軍在攻打在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開打的不是同一個國家國民,他們又幾十年來長期在黎巴嫩共存。

攻打難民營是一件聽上去很令人困惑的事情。這種困惑由來已久。記得許多年前,就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以色列攻打巴勒斯坦難民營的消息,當時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打難民營?聽上去太慘無人道。

中東難民問題起於1948年中東戰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聯合國決議建國。第二天,阿拉伯最大四國入侵以色列,要把這個還沒有援助和像樣軍隊的新生國家趕下海。戰爭造成幾十萬巴勒斯坦難民,也導致阿拉伯地區突然驅趕猶太人,造成幾乎同樣數量的六十萬猶太難民湧入以色列。

蜂擁而來的猶太難民在以色列一開始都住難民營,就是被稱為「Ma『abarot」的「帳篷城市」。可是,以色列處理難民的目標是融入社會。猶太人難民就沒有聚集成「永久難民營」。1958年,以色列最後一個「帳篷城市」撤銷,六十萬猶太難民「消失」在社會中。建國時期的以色列人口只有六十五萬,大量是無家可歸的二戰難民,並不是個富裕國家。彈丸之地的國土70%是沙漠,建國第二天就是戰爭,難民總數相當於當時的全國人口。而歐洲猶太人的財產大多在二戰中被納粹掠奪喪失,外援有限。相比之下,龐大的阿拉伯世界卻有很多是富裕的石油國家,分散安置難民的消化能力要強得多。可是他們的方針是長久維持與社會隔離的難民營。

巴勒斯坦難民從1950年聯合國登記的71萬1千人,因人口自然增長,到2002年,依靠聯合國救濟款生活的難民已經達到四百萬人,成為中東和平進程的最大障礙。與之相反,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說有所謂的「猶太人難民問題」需要解決。將近六十年過去,巴勒斯坦當年難民大多不在了,是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承襲難民身份住在難民營裡,靠聯合國救助資金維持,是當年難民人口的六倍。六十年來,被極端思維控制的巴勒斯坦教育自成系統,對難民營孩子從小灌輸仇恨。所謂巴勒斯坦難民營,其實兼為極端武裝和恐怖分子的基地。在黎巴嫩境內也一樣。尤其在1970年9月,巴解組織一度從約旦全部轉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更變得災難深重。2006年5月17日,安理會通過了第1680號決議,重申要求解散黎巴嫩非政府民兵組織,其中包括解散在難民營裡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可是兵民混雜,執法根本無從下手。決議只是一個象徵性表態。

根據黎巴嫩官方統計,黎境內目前共有12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居住著至少37萬名巴勒斯坦難民。最近發生戰事的艾因哈爾瓦難民營是黎巴嫩境內最大的一個營地,共有約7.5萬人。幾乎所有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都在那裡設有分支機構。今年2月,首都貝魯特基督教居民區兩輛公交車受到炸彈襲擊。該難民營內的「伊斯蘭法塔赫」組織被指是主謀。

根據38年前達成的協議,黎巴嫩政府軍被禁止進入巴勒斯坦難民營。難民營儼然是黎巴嫩的國中國。可是,這並不妨礙恐怖分子走出難民營,不斷在黎巴嫩製造恐怖流血事件,甚至暗殺黎巴嫩的政府官員。這就像是老鼠在瓷器店做窩。不打,老鼠出來為禍,要打,難民怎麼辦?這樣的局面其實很早就明擺在那裡,黎巴嫩政府軍早晚會作出攻擊巴勒斯坦難民營的決定。

這已經是幾十年來的問題。巴勒斯坦難民成為恐怖分子和極端武裝的人質和宣傳籌碼,雖然在仇恨宣傳和教育下,他們自己並不清楚自己的敵人究竟是誰。或者說,他們不清楚自己落到這一步,自己今天的悲慘狀態,究竟是怎麼來的、是誰造成的。他們甚至在感激借刀殺了自己親人的兇手,而仇恨試圖幫助他們走出悲慘境地的國際社會。可惜的是,沒有搞清楚恐怖分子玩的這點小把戲的,不止是巴勒斯坦的難民。

--原載:《南方都市報》,2007-06-07(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