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心理學新研究 善行使您更快樂

【大紀元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編譯) 您知道嗎,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可以使您更加快樂。這項研究結果無疑是激勵人們為他人做好事的最佳理由。

據《生命科學》報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麥克‧斯泰戈(Michael Steger)先生一直驚異於為何生活在世間的不同的人,他們的生活卻如此的不同。斯泰戈先生說:例如美國足球明星Pat Tillman離開美國國家足聯(NFL)從軍並到伊拉克作戰,隨後又赴阿富汗戰場(戰死阿富汗戰場),然而一些社會名流如帕麗斯‧希爾頓(Paris Hilton )卻不斷的追求膚淺的公眾生活。

泰戈爾先生不禁提出這樣的疑問:到底什麼樣的行為能夠使人更加快樂,是追求快樂還是行善事?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他和他的同事們讓65名在校的本科生連續三個星期每天在網上完成一份調查,評定他們參加娛樂享受或尋求快樂行為次數與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如幫助他人、聆聽朋友困難傾訴和/或追求人生目標)次數的比例。

該項測驗向被調查的對象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感到每天生活目的所實現的程度、感到快樂還是傷心。被測驗的對象還在測驗開始和測驗結束時填寫了兩份問卷調查,以便測定他們對哪種生活方式普遍感覺更好。

研究結果最後發現:人們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越多,越感到快樂,也越感到生活有目標。相反,追求快樂的行為並不能夠使人們感覺更加快樂。

後來斯泰戈先生和他的同事們意識到,有些人在調查報告內,陳述自己追求快樂的行為時可能會感到內疚,於是他們對調查的問題稍加改動,使問題看上去不那麼特別,然後對另一組學生重新進行了測試,這一次測試的時間為四個星期,最後心理學家們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羅徹斯特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理查德 瑞恩(Richard Ryan)(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說: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快樂來自於自己獲取了多少,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給與使您獲得更多。

為了確認快樂與行善之間的關係,不是快樂使人們行善而是行善使人們快樂,研究人員著重研究了哪一方在先。他們發現當被研究對象做好事的時候會感到更加快樂,這表明,實際上快樂的確來源於做善事的結果。

該研究結果將出版在《人性研究刊物》(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上,斯泰戈先生在接受生活科學採訪時說:「這項研究結果展示了人類非常樂觀的前景,我這個憤世嫉俗的人看到這樣的結果非常高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