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宮殿陵寢

中國城市神貌與發展(三)夏朝時期

夏朝

夏朝(約西元前2032-1600年)是中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它的開創者是治水的大禹,雖然他原本將帝位禪給別人,但因爲他的兒子啓也有賢德,受人民的愛戴,所以帝位後來還是囘到啓的身上,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朝代史。從禹到最後的桀,夏朝經歷了17位帝王,國祚約四百七十餘年。

治水與九州分域

在歷史上,禹和他的父親鯀都以治水留名於世,相傳在堯的時候有場大洪水將大部分土地都淹沒了。衆人推薦鯀去治水,堯雖然不同意,但還是順從眾意派鯀去治水。鯀採取圍堵法,花九年的時間但沒有成效。舜讓禹繼任父親的工作,用13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使用疏導的方法終於使大水退回水域,土地得以耕作,百姓得以安定,禹也因如此大功與其勤儉賢德而獲得舜與全民的信任,在舜之後成爲君主。

禹在治水時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為此,他不辭辛苦,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以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他常常左手拿著準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身上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開始逐步開發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禹將土地分爲九州,古時,州和洲本為一字,即今天的島字。而州、島二字古時音是相同的。《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後來 「九州」也泛指中國。

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地圖的能力。傳說大禹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繪有各州的山川風土、草木禽獸,可説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中國最早的一本地理文獻《禹貢》相傳便是大禹治水所累積的經驗總結。

夏朝的國土區域規劃

根據《禹貢》記載,禹還制定了貢賦的制度,將九州的土地依照其肥沃程度區分爲上中下三等,並依照交通便利與否以及距離都城的遠近來規定貢賦的等級,由此可以看出夏朝的區域規劃與土地使用已形成一套體系。夏朝以天子之都,也就是「中國」為中心,每五百里為單位,天子國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穀稅的地區: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侯服」, 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綏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 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約束服從天子的地區: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荒服」, 即為天子守衛遠邊的荒遠地區(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內荒涼落後,那裡的人來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內可以隨意居處,不受約束)。

夏朝城鎮建設的發明

最早的城郭

大禹治水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止於對自然環境的整治與利用,當時人們掌握的相關技術也同時運用到人造的城鎮及建築物當中。在城鎮建設方面,出現了城牆與城池,根據《史記》,「鯀作九仞之城,以障水。」;在《博物志》裡,也記載著「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原來聚落的周圍雖然都有道防禦用的土堆,但是結構並不堅實,遇到大水沖激動輒崩潰流失,並無法起到防止洪水淹入聚落的作用。鯀使用圍堵法治水,在想到把水圍起來的同時,也想到可以把城鎮圍起來來避免水患。起初的城牆是作爲防水之用,等到禹平息水患後,人們發現,城牆除了可以防止水災外,更可以保護城鎮不受外患入侵,城牆便成爲往後城鎮建設的基礎設施。

磚瓦

城牆的出現與磚瓦的發明息息相關。《古史考》記載,「夏禹時,烏曹作「磚」」,而據《本草綱目》:「夏桀,始以泥坯燒作「瓦」。」夏朝末期已經發明了瓦。磚瓦也使用在房舍建築上,使建築物更加堅固。在夏朝之前,房舍的屋頂皆以茅草混合樹葉、草莖土或黏土作成,無法有效阻隔風雨寒氣的侵襲,也容易損毀。磚瓦作為建材,使建築物更爲堅固耐久,數千年來廣泛運用在各種建築物上,成爲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

排水溝渠

夏朝的另一創舉是排水溝渠的發明,這也和大禹治水使用的技術有關。禹採用疏導法治理水患,利用同樣的原理在城邑裡開溝挖渠,除了遭逢大雨時可以調節宣洩,平時還可以排泄生活用的廢水。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排水設施為陶質和石板砌成的管道,出現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二號宮殿底下。

方城與坐北朝南方向

根據史書記載,禹先建都於陽翟(di,今河南禹縣),後又在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建都。當今的考古界尚未找到夏朝的都城,目前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是從上個世紀陸續出土的古城遺址,如二里頭遺址和龍山文化等。在龍山文化的遺址裡除了出現城牆與排水設施外,令人注意的是方形的城址多呈坐北朝南的方向,且城內出現成排相連、坐北朝南、房門開在南面中間的建築(平頂山蒲城店遺址)。 這個發現為中國傳統房舍聚間成房、方位坐北朝南的歷史往前推至夏代。

二里頭遺址的年代晚於龍山文化,在其中已可發現最早的宮城、最早的車轍痕跡以及最早的城市道路網。有學者認爲,二里頭遺址可能是夏朝的都城,惟此推論尚未得到普遍的肯定。

夏朝都城 宗廟高於宮殿

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將「都」解釋為「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在夏朝的都城裡,宗廟的地位高於宮殿。宗廟亦即祖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根據古籍推測,最晚在五帝的堯時代就有宗廟的存在。宗廟的興修是與國家政權的建立聯繫在一起的,這也許源於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

黃帝一統中土,承天命為天子治理天下,黃帝以降的歷代帝王乃至夏朝之後,不論是禪讓還是家天下,即帝位者皆是黃帝的後裔子孫,立廟祭祖以表明統治天下的權力來自承受天命的先祖,有不可置疑的正統性。《墨子.明鬼篇》曰:「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在建都之始便選擇都城正中的位置興建宗廟,可見宗廟在古代統治者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據《周禮・考工記・匠人篇》記載,宗廟在夏代叫「世室」,既是夏朝祭祀祖先的處所,又是重要的行政場所,是政權的象徵。

夏朝的歷史至桀而亡,桀之前的幾個君王即已不修德,致使夏的王室威德日漸衰微,並且引起了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漸走向衰敗。夏桀暴躁殘忍、奢侈無度。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爲了享樂把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相反的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就在這種情形下,星隕地震,河水斷流。夏朝末,又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夏桀多行不義而天亡之。

商湯見夏桀已是天譴眾離,乃以「天命」為號召,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一個強大的王朝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諸侯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周易.革》中認為商湯伐桀滅夏,「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這樣,商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有天下。@*#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