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捷運內湖線新車廂空間狹 捷運局:無法改了

【大紀元1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二十四日電)台北市捷運工程局今天試運轉內湖線松山機場站到劍南站新列車,上車體驗的來賓和媒體記者都認為,裡面空間過於狹小,捷運局的數據資料也驗證。捷運局承認內湖線車廂內部比現有木柵線小,但已經來不及改變設計,未來可以用加開列車方式疏運,讓旅客不致過於擁擠。

新的列車每節外部尺寸長十三點七八公尺、寬二點五四公尺、高三點五三公尺,和木柵捷運線現有車廂外觀差別只有幾公分,內部裝潢卻是大大不同。

試乘的來賓和媒體記者頭上戴著工程帽,不時被垂掛的扶手打到頭,今天早上前往視察的市長郝龍斌也被打到;車頂的LED裝置,距地面僅有一百九十公分,裡面座位設計排列方式為「一」字型,走道寬度卻不比木柵線的「非」字型座位排列寬,寬度為八十七點四公分。

捷運局提出各項數據指出,內湖線車廂內部高兩百零二公分,比木柵線的兩百零四公分矮,再加上新的內湖線車廂天花板設有約十公分高的LED顯示器,因此,實際內部高度只有一百九十公分。此外,內湖線車廂的內部寬度為兩百零九公分,木柵線的內部寬度則為兩百二十四至兩百二十七公分。

捷運局坦承,「高於一百八十五公分的人,有可能走路時會撞頭天花板,沒有那麼多人長那麼高吧?要以一般標準來看。」

捷運局表示,「一」字型面對面兩個座椅,取座椅的中心線,寬度為一百七十五公分,走道寬度則剩下八十七點四公分,一個人正面挺胸走,所需的寬度約六十公分,因此走道上兩旅客要交錯則要側身。

捷運局機電工程處長蔡天和坦承,「內部長、寬、高確實比現有木柵線還要小」,加拿大龐巴迪承包的一百零一對列車已經交貨七十列,目前僅剩三十一列還沒交貨,要改變內部設計已經來不及。

對於媒體詢問「內湖線設計在木柵線之後很多年,為什麼內部設計竟然如此狹窄?」蔡天和表示,一切都還符合人體工學,載重量也夠。

蔡天和說,如果內部空間狹小,未來可以加開列車來疏運,旅客絕對不會感到太擁擠,因為內湖線的最短發車間距為七十二秒,目前木柵線為一百五十秒,內湖線每小時單向可疏運兩萬八千四百人,木柵線每小時為兩萬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