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用「第三隻眼」審視靜觀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沉靜新加坡報導)11月24日下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在新加坡美術館舉行座談會。300多名觀眾擠滿會場,座無虛席,中間、台邊的席地而坐。兩側、後面的一直站著聽。在美術館館長郭建超和翻譯小姐主持下,高行健暢談了他用美術、文學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的創作理念和心得,其間穿插放映了《八月雪》和《叩問死亡》的戲劇片段,最後回答聽眾的提問,笑聲掌聲不斷。

美的意境和心像之光

高行健認為,對文化遺產的態度是尊重,但也不是重複,更不是打倒,而是重要的參照。他非常看重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這種獨特的審美。「進入意境就進入我的創作中。」 西方繪畫非常講究光源,他把西方光的觀念引用到水墨畫中,捕捉內心的心像,「在內心、在夢境中,都有一種光的感覺,性靈所在,無處不發光。」

他的畫簡潔洗煉地表現內省冥想的世界,天人感應,生命的困境和孤獨。充滿詩意和禪味兒。

你我他,三個不同的角度認識自我

八十年代初,大陸當局發動「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高行健的作品遭批判查禁,當他得知將被送入勞改營時,便逃離北京,在長江流域漫遊了十個月。他深入原始森林、人跡罕至的地區,有時走一天也見不到一個人。走著走著,自己開始跟內心的聲音說話。講話的對手變成了「你」,這種形態走到更遠,就變成了「他」。在小說《靈山》中,高行健以你我他,三個不同的人稱來描繪主人翁。


高行健的作品:瀟洒(畫廊網頁)

他說:「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至少有三個不同的角度,有了這三個不同的角度,那種盲目的自戀就開始銷減,那種內心的混亂、妄念就開始銷減,對自我認識越來越清楚。」

人往往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包括各種妄念,怎麼辦?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用慧能的話叫「明心見性」。

三個人稱的意識在繪畫中也有體現,是主觀性很強,還是中性的客觀?高行健講,他的方法是凌駕於自身之上的另一隻眼——「第三隻眼」 審視靜觀。

冷靜的觀察者和良心

暴君和犧牲品,上個世紀見的太多了。高行健認為,知識份子、作家首先要爭取思想的自由,贏得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但社會或政治或權勢,到處都要扼殺這種自由。作家要保持自由,首先要自救,要成就他自己。既不做政治權利的工具,也不做政治的犧牲品。

他說:「作家的身份不是一個鬥士,也不是一個烈士。更好的作用,更恰當的能承擔的作用,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擺脫所有的政治和社會的壓迫,冷靜獨立地觀察社會變化,還得去掉各種妄念,冷靜地觀察自己,喚醒清醒的意識,擺脫各種現實的利害關係,達到一種良心……對這個事件,也對人、自我做一個清醒的認識,這就是文學存在的理由。」

1989年「六四」後,高行健在海外宣佈退黨,並寫了以天安門屠殺為題材的戲劇《逃亡》。大陸當局公開點名批判,開除公職,查封他的住房,所有作品被禁。他對中共那套體制徹底反感,從此,他再也沒有踏上故土。

流亡寫作使高行健擺脫了濫施淫威的政權重壓,冷銳超然地反思,脫穎而出。200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百年來,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超越新加坡

郭建超館長問他,您這兩天講我們應該超越新加坡,是甚麼意思?高行健笑道,新加坡文化界的朋友很多,他們對這個問題思考很深,我的觀察應該說是非常膚淺的,但不妨提出一些看法。

新加坡是最小的國家之一,在這樣的國家裏,民族主義很難有生存的餘地。新加坡處在歷史的、地理的、傳統的、東西方文化、跨國文化的交點上,因此,在這個交匯點上應最具有一個開放的態度,這也是新加坡的有利條件。

他提到本地宗教和諧,「這是知識界、文化界,包括新加坡政府的基本態度,而這種態度下,自然是應有超越的文化藝術。」

郭建超館長說,超越文化,不是為了顛覆、挑戰文化。看了高老師捐贈給美術館的《晝與夜》,體會到甚麼是自我,甚麼是自由。讓我們超越新加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五日電)和華人首位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合作「對話與反詰」、「逃亡」、「生死界」等作品的法國馬戲劇場先鋒菲力普‧高達(PhilippeGoudard),在高行健的推薦下,和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合作演出「漂流馬戲集」;高達希望透過這計畫讓觀眾發現「馬戲的本質」,看見「馬戲表演者的靈魂」。
  • 正如中國電影人一直想拿卻從未得的奧斯卡金像獎,中國文人也有很深的諾貝爾情結。然而百年來,具有五千年曆史、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竟險些剃禿掛零,1988年5月,沈從文溘然長逝,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直到2000年高行健摘取了桂冠。
  • 卡爾津城堡(Culzean Castle)坐落在蘇格蘭西南的亞爾郡(Ayrshire)懸崖上,是蘇格蘭1800年代流行的建築風格──喬治亞建築(Georgian architecture)的最佳典範。喬治亞建築的特色包括古典又內斂的室內裝飾,以及切割均勻的外牆石材,即「方石」(ashlar)。
  •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倫敦市中心,擁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教堂著名的特色包括靈感來自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以及精緻的西立面,有著寬敞門廊和雙塔樓。雷恩從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汲取靈感,融合科林斯柱、壁柱和三角楣飾造型,將這些元素與巴洛克風格合為一體,詮釋出獨特的英式風格。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