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中國銀行報告:中國大陸通脹有擴散跡象

【大紀元11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中國銀行最新一期研究報告指出,隨著不斷深入的資源價格改革和調整,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正在由食品向非食品價格領域蔓延。限制農產品、能源及原材料的出口或許可對物價上升略有緩解,但人民幣不宜在短時間內大幅升值;逐步小幅加息,並收緊流動性仍然是貨幣政策的最佳選擇。

「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發佈最新一期研究報告表示,儘管十月份非食品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幅與九月相同為百分之一點一, 但是環比增幅已由九月的百分之零點二五上升至十月的百分之零點三五,非食品價格增長的壓力正在積聚,通貨膨脹向非食品領域傳導已經拉開序幕。

報導表示,由於中國發改委已經調整汽油和柴油價格,預計十一至十二月交通費用將明顯上升,將帶動非食品價格環比增幅繼續提高。

報告認為,鑒於目前中國大陸國內物價與國際物價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如果採取人民幣大幅升值的策略在短時間內拉低進口價格從而帶動國內物價走低是不現實的。而限制農產品、能源及原材料的出口或許可以對物價上升略有緩解。

報導指出,這份報告還強調,十月貨幣供應量繼續快速增長意味著總需求很難快速下降,小幅調高利率對於總需求的影響目前為止還不明顯,但是預計利率上行的累加效果將在明年的企業財務報表和房價上顯現。總體上講,目前企業利潤率仍保持在高位,驅動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較快。

報告並分析,逐步小幅加息,並收緊流動性仍然是貨幣政策的最佳選擇,不到萬不得已人民幣匯率不應該大幅調整,而小幅提高人民幣升值速度並繼續大力提高勞動力收入水平,提高內需,對於目前的宏觀經濟情況應該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