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幼學瓊林(二)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系列轉載由來:此文化課教材是正見網編輯部爲弘揚中國神傳文化,編寫的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大紀元教育欄目編輯亦身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下一代延續的重要性,特將全系列轉載過來與廣大讀者分享。)

【原文】
日爲衆陽(1)之宗(2),月乃太陰之象(3)。虹名螮蝀(4),乃天地之淫氣(5);月裏蟾蜍(6),乃月(皓)魄之精華(光)。

【注釋】
(1) 衆陽:衆,許多;陽,陽氣。
(2) 宗:根源、根本。
(3) 象:象徵。
(4) 螮蝀:(音di dong),虹的別名。
(5) 淫氣:指陰陽二氣的混合交接。淫,浸淫。
(6) 蟾蜍:相傳後羿妻嫦娥偷吃西王母之仙藥奔月,化作蟾蜍。

【語譯】
太陽是所有陽氣的本源,月亮是太陰精華的象徵。彩虹又叫螮蝀,是天地陰陽之氣交匯浸淫而形成的;月宮裏的蟾蜍,是月亮的精華所凝聚而成。

* * *

【說故事時間】

太陽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同時出現十個太陽,使得天氣异常炎熱,大地寸草不生,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

這十個太陽原是天帝的十個孩子,十分的調皮。天帝規定他們一天只能有一個到天空去玩,但是這十個兄弟却常常一起溜到天空中玩耍,害得地上的人們苦不堪言。于是人間的君王堯帝就向下凡的天庭射箭高手後羿求救。後羿拉弓射箭,原本只想嚇嚇太陽兄弟們,沒想到一箭射下了一個太陽,地上的溫度就下降了好幾度;後羿接 連射下了九個太陽,此時堯帝發現地上變得好冷,瞭解到太陽的作用,便制止後羿再射箭,于是天空就剩下一個太陽了。

僅存的太陽很懶惰,常常躲在山谷裏睡覺,使得人間一片漆黑陰冷。于是天帝命大神炎帝爲太陽神,管理太陽。天帝給了炎帝一隻金鶏,用來叫醒沉睡的太陽;一根若木神鞭和一輛神龍懸車, 可以飛奔在天空追趕太陽,從此太陽天天準時從東方升起。 (出自 劉安《淮南子》•《山海經》)

嫦娥奔月

面對大自然,古人有許多有趣的傳說:月亮裏面住著一隻吸收月光精華的蟾蜍,背是黑色的,頭上長著肉角,據說已經三千多歲了呢!這只蟾蜍是由偷吃仙丹的嫦娥化成的。

相傳,後羿射落了九個太陽之後,被天帝懲罰永遠不得再回天庭,他的妻子嫦娥(姮娥)同樣被貶爲凡人,在人間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有一天,後羿從昆侖山西王母那裏求得長生不死的靈藥。嫦娥得知這藥二人平分可長生不老,但一人吃了可飛升成神仙,就偷偷的把藥吃了。

偷吃了靈藥的嫦娥身體愈變愈輕,竟然飛了起來,飛到了月宮裏,化爲蟾蜍。(出自 張衡《靈憲》)

* * *

【動動腦、想一想】

關于太陽和月亮還有哪些傳說故事呢?想一想,說給大家聽。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爲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爲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現在人們在鼓勵人家要勇于面對困難的挑戰,要有恒心、有毅力的時候,都會說,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 小德如曾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煉法輪大法,幸福美滿,親朋好友也都修煉法輪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開始了一場滅絕人性的迫害……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