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股權選擇權交易 中信證券拔頭籌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二十八日電)國內股權選擇權交易於今年9月開放,KGI中信證券今天正式取得股權選擇權的交易資格,是國內第一家取得資格的券商。此項商品的開放,代表投資人將可擁有自己專屬的選擇權,正式宣告國內選擇權市場已邁入客製化的時代。

KGI中信證券表示,近年來除積極發行權證之外,也不斷推廣結構型商品,以及可轉債資產交換等衍生性商品。取得股權選擇權交易的交易資格,就是著眼於商品未來的發展。

KGI中信證券衍生性商品部副總經理吳仁傑指出,股權選擇權性質上和一般權證或選擇權相似,但是股權選擇權並不在集中市場交易,而是投資人直接與券商洽談選擇權的各項契約條款,券商依投資人的需要提供特定條件的選擇權商品,交易條件十分具有彈性,投資人不須再受限於掛牌商品固定條件限制。

此外,股權選擇權可連結的標的較上市、櫃權證,或期交所交易的選擇權更為廣泛,除權證可發行的標的股票之外,還包括股價指數及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未來還可望連結到國外股票及外幣計價商品,投資人的選擇更為多元。

吳仁傑表示,店頭市場的股權選擇權與集中市場、櫃買中心掛牌權證標的相同,主要差別在於掛牌權證屬公開募集,具市場流通性,但店頭市場股權選擇權則為券商與客戶一對一交易。

他說,目前市場掛牌權證發行期間多為半年,但店頭股權選擇權存續期間則以3個月為宜,以避免面對除權息的問題,並降低風險。

至於券商避險部位,店頭股權選擇權可與櫃買中心掛牌權併計,惟部位一旦太大,風險控管須特別謹慎。股權選擇權採取現金履約或股票履約,只要券商與之間客戶協議即可。

他強調,除銀行、券商、保險等專業機構,以及四大政府基金等法定機構可成為股權選擇權「賣方」外,其他投資人只能做「買方」。

中信證券表示,股權選擇權在國外交易相當活絡,已經是世界上成熟的金融工具,目前全球連結股權的店頭選擇權名目本金高達數兆美金,而且市場仍在不斷擴張中,以全球店頭選擇權市場蓬勃發展的現況來看,股權選擇權在國內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不過,客戶承作股權選擇權交易將被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稅賦遠高於權證或期交所交易的選擇權,是國內股權選擇權市場發展上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