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美智庫﹕泰國政變 中泰關係裂縫

【大紀元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泰國軍方在19日發動不流血政變,迫使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的泰國總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轉往英國。這次軍事政變顯見總理他信自去年開始的政治危機仍在延燒,這場政變是否會影響中泰關係,是中共最為關切的事。詹姆斯頓基金會9月20日登載Ian Storey 專文分析中泰之間的關係,本報特摘譯整理如下。

中泰兩國於1975年建立外交關係,在這之前有長達20多年的時間雙方關係處於敵意狀態。中泰雙方於1970年代因越南佔領柬埔寨,曾建立軍事聯盟派兵在柬埔寨反對越南,到1989年開始交換經濟利益。泰國視中國為經濟腹地,中國則以泰國作為其建設東南方內陸省份雲南省及四川省的要素。在1990年代初期,中泰開始合作建設道路、鐵路及運河網絡,以連結兩國與緬甸及寮國間的交通運輸。

中共在1997-1998年間對面臨經濟風暴的泰國伸出援手,除提供資金並且承諾不會使人民幣貶值,相較美國當時的冷漠,中共的不吝協助更加強泰國認為中共是患難朋友的印象。泰國後於1999年與中共發表廿一世紀行動計畫,協議雙方在新的紀元進一步加強經濟、政治及軍事的合作關係。本協議內容後來成為東南亞國家與中共洽談雙邊協議的範本。

他信在2001年擔任總理後,積極以1999年的雙邊協議為基礎,深耕與中共維持友好關係,首次出訪的國家就是中國,強調雙方經濟的緊密關係,並且儘量不觸犯中共的政治立場。在他信的努力下,中泰兩國在2003年10月1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成為東南亞國協(ASEAN)中最早與中共達成FTA的國家。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兩國間的貿易量拜FTA之賜,由2001年的65.7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02.8億美元,中國躍升為泰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日本的411億美元以及美國的258億美元。

中泰雙邊貿易確實因FTA而增加,但泰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仍然沒有改善,2005年的貿易逆差達21億美元,大多數蔬果農作物無法與便宜的中國農產品競爭,2002年,泰國僅有二種蔬果對中國是貿易逆差,到了2004年貿易逆差的蔬果項目已達63種。貿易逆差的擴大引起泰國製造業及農民的關切,他們擔心,到了2010年東南亞國協與中共的FTA生效後,泰國市場將被便宜的中國產品佔領。

除了雙邊貿易,他信政府也積極加強與中共的政治關係。在2005年兩國慶祝建立外交關係30週年慶典上,他信說:“中泰兩國的關係就像是親兄弟一樣。”他信政府相當服從中共的政治立場,其貫徹一個中國政策,不准台灣代表團參訪皇宮。此外,他信在數次場合,屈服北京的壓力,制止法輪功精神運動的活動,2001年,法輪功被迫取消原訂在曼谷舉辦的會議,2003年在APEC高峰會期間,泰國政府不准法輪功成員進入泰國。泰國政府曾表示不容許法輪功利用泰國作為干涉他國(意指中共)內政的基地,泰國媒體對此之回應是,批評中共干涉泰皇的內政以及指責他信允許北京干涉泰國內政。

北京對於泰國總理他信主導的國際倡議也極為支持,特別是亞洲合作對話(ACD)。此外,中共支持泰國外長Surakiart Sathirathai競選聯合國下一任秘書長。

在軍事方面,泰國總理他信雖然增加對中共的軍購以及與中共進行一場軍事演習,但實際上相較泰國與美國的軍購與軍事演習數量仍是小巫見大巫。泰國與美國仍然維持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每年進行40次的軍事演習,包括亞洲區域最大的“黃金眼鏡蛇(Cobra Gold)”軍事演習。

中泰兩國關係的發展前景仍有阻力,除了貿易逆差問題外,中方在湄公河上游築水壩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已嚴重影響湄公河下游的水位及水質,此外,中方積極開發航運,使得河域的魚種失去繁殖的環境,加上非法移民與毒品進入泰國數量的增加,對泰國國家安全造成與日俱增的威脅。

泰國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會員的立場,給中共帶來相當的困擾。此外,泰國與美國在911恐怖攻擊後擴大軍事合作關係,也造成中共的不安。即使中共未來的軍事持續強大,泰國也不可能終止與美國的軍事聯盟,因為自1975年開始,泰國的經濟及政治策略是維持其與美、中的平衡關係。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