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與書摘:從對立到共生,共創生命價值──序「珍愛地球」

李偉文
【字號】    
   標籤: tags:

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

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每當一個觀念或一種生命態度觸動了我,我總會驚起,恭恭敬敬的接受這種心領神會。

老實說,池田會長與亨德森博士的這本對談錄,我幾度掩卷不能竟讀,因為感受到他們的氣度視野、悲天憫人的胸懷以及積極樂觀永不止息的行動力而屢屢不能自已。

池田會長是當代非凡的思想家與宗教家,他以人本主義為理念,為人的尊嚴與全人類的和平而努力不懈;亨德森除了是近代環保理念的引領者之外,更是積極推動市民運動的實踐者。透過他們的對談,可以讓所有關心環境珍愛地球的朋友,得到很大的啟發。

對談的形式是思想傳遞很好的方式,遠溯至柏拉圖的對話錄,是西方哲學的濫觴;在東方,佛陀與弟子的對話記錄下來的佛經也形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

池田會長與世界各個專業領域開創者進行的一系列對談,相信在這個時代,具有特別的意義。

正如同池田會長所說的:「住在地球上的人們,透過對話,加深相互的理解,從對立到共生,從分裂到統合,改變人類史的時代即將到來。」

不過,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要不同立場、不同黨派、不同民族的民眾互相對話,是不容易的。因為真誠的對話始於深刻的了解對方,認真的傾聽對方。我常常有很深的感慨,在台灣這個過度政治化的社會,以及這個以作態作秀為主流的影像時代裏,人們已經習慣以聳動、斷章取義,製造衝突的方式來吸引目光的聚集與媒體的鏡頭,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對話愈來愈困難。因此,池田會長指出的「不需要捨棄小我完成大我,不如讓小我互相理解,共同完成大我」,這種共創雙贏化競爭為合作,彼此共存的社會,正是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

池田會長與亨德森博士在書中提到許多具體實踐的方法,其中特別指出要從自己居住的地方,盡可能展開行動,並且強調就算是無權力,也能進行有效的活動。

的確,不管是希望達成社會改革或是人心觀念的改變,這種市民運動是一種長期的實踐過程。我在多年的環境參與中體會到,無論誰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只有自己能教導自己。我也發現,一個人在自我承諾的行動與付出的過程中,就會發展出改變自己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可能來自別人的強迫威脅,也不可能來自別人的教導或訓示,因此,如何溫柔的傾聽一個人的內心,從別人的感受出發,讓民眾從點點滴滴的行動中累積出改變的力量,這就是這些年來荒野保護協會所推動的溫柔革命。

池田會長也提醒,要改變社會原有的生活方式,人類應該重新省思什麼才是「富裕」,從根本改變這個觀點,是關鍵所在。

的確,我也深深體會到,環境運動的真正敵人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內心的貪婪,為了物質享受捨不得改變生活方式;是我們的懶惰,只想抄捷徑搶短線,找最容易的路走;是我們偏狹的心,無法彎下腰傾聽大地的心,傾聽別人的心,不願更寬容、更柔軟的看待所有不同的意見。

我常以佛洛姆在《人類希望》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警惕自己:「我們不是變得更強就是更弱,不是更聰明就是更愚蠢,不是更勇敢就是更懦弱。每一秒鐘都是做決定的時刻……每一個愛的行為、認知的行為和同情的行為,都是一種復活。每一個懶惰、貪婪和自私的行為,都是死亡。每一刻生存的時間都將復活與死亡置於我們面前,要我們選擇,而我們每一刻都給了答案。這個答案並不在於我們說的和想的是什麼,而在於我們怎麼生活、怎麼行為、怎麼行動。」

佛經中常提到誓願與共業。我常常覺得環境議題是共業,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而獨善其身,就算是你再有錢,再富可敵國,都無法自外於這個文明,這個地球。

共業唯有以共願來化解,當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付出行動以及改變我們的生活時,現在的危機或許就是我們的轉機。

(轉載自李偉文部落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京中華會館於2005年1月1日中午一時正,舉行年度新舊任主席、副主席暨議職員交接,宣誓就職典禮之後,旋即由新任主席黃浩源、副主席何淑妙、李偉文召開就任後的第一次議職員會議,並就即將到來的慶祝新年活動,進行籌劃與分工。
  •   依據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在小學階段,是孩子情緒發展的最重要關鍵。所謂情緒發展包括同理心、包括對生命經驗的銘印現象,包括以後與人相處、與自已相處,這些屬於人格成形最重要的發展。
  •     身旁的樹葉隨著微風輕拂,將陽光篩成許多小圓點,在身上游移。閉上眼睛,傾聽風中樹語婆娑,鳥兒啁啾,蟲鳴唧唧,突然一隻松鼠跳飛而過,抖落了幾片樹葉,像舞台上的碎紙花,紛紛撒落在身上、撒落在身旁的枝幹上……這是蘇俊郎「台灣第一位領有『爬樹執照』的教練」置身四十公尺高的巨木樹冠上,享受擁抱大樹的滋味。
  •   耀國喜歡大笑,那種肆無忌憚的放聲大笑。但他的專長,卻是引人哭泣,一身「催淚功」無與倫比!
  •  我一直強烈懷疑,耀國曾私下偷偷惡補,才能成為如此傑出的生態解說者。但耀國死不承認,堅稱自己仍是當年那個「荒野五十步」。
  •  我一直很好奇,經常從事夜間觀察的伙伴,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叢林裡,會不會覺得恐懼?同樣的問題我問了許多朋友,其中答案最有趣的,非兩傳兄莫屬。
  •   憑著「獵人」的直覺,張由美很快找到一整片紫色的高山沙參。她一手抓著相機,一手攀在陡峭的岩屑坡上,想盡辦法靠近這群只有數公分高的小風鈴。可是岩屑坡很滑,幾乎沒有可以落腳的著力點,但她顧不了這麼多,盡可能採取各種「怪異」的姿勢,只為了把她的「獵物」納進底片。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 爸,書終於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時間重新認識您,拼湊您,書寫與刻劃您,您又重新活過來了,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臺灣的歷史與未來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