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台灣審慎回應中國經濟促和平承諾

【大紀元8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2006年8月24日華盛頓報導)中國領導層再次表示要以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力量推動世界和平。中國的保證是在全球不少國家對中國國力的崛起和軍力的增強感到擔憂之際做出的。台灣陸委會回應說,台灣政府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做審慎因應。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和其他高級領導人出席了8月21號到23號在北京舉行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報導說,這次會議提出的外交政策的目標是,以中國的經濟實力推動世界和平,是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根本利益的。

中國摸索外交政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在接受中文部採訪時說,中國近幾年來不斷摸索外交政策,這次會議是在其基礎上召開的。他說:“這些年中國一直始終在摸索中國在世界應當發揮一個甚麼樣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也提出過一些說法,包括和諧世界、和而不同,包括在在東西方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理念,包括對發展中國家的幫助和支持。這次的外事工作會議是在這一基礎上的發展。”

賈慶國說,中國領導人目前實際上關注的問題是國內發展,也就是如何保證中國經濟科學地、有效率地、可持續地發展,如何保護環境免遭破壞,這才是中國領導人最關心的問題。但是他說,正是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上出現了一些中國崛起構成威脅的說法,中國政府在外交上的作法就是想盡辦法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崛起放心。

放心外交組成部份

賈慶國教授認為,這次外交工作會議提出的建構和諧世界的主題正是中國“放心外交”的一個組成部份。他說:“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中國希望有一個和平的、良性互動的國際關係。中國在過去一些年裡做得最多的也是千方百計地在所有的國家,包括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之間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不管別的國家對中國有這種或那種成見,中國都要想辦法向他們解釋,同時告訴大家,中國願意做一個負責任的、建設性的大國。”

台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8月24號對中國外交工作會議討論的和平崛起做出回應。他說,中國的崛起對全球而言未必完全帶來正面的發展,其中包括許多負面衝擊,需要審慎因應。

吳釗燮說,中國的崛起可以從經濟、外交和軍事三方面分析。經濟方面,許多國家看到中國GDP快速增長的幅度,都想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但是對一些發展中國家來說,因為資金湧向中國,又遭到廉價產品的傾銷,中國的崛起對它們來說反而成為威脅。外交方面,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人們看到的是中國政治擴張的野心,在伊朗和北韓核武器危機問題上,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會認為中國沒有負起國際責任來。在軍事方面,中國軍費成長在過去12年超過10%,對台形成嚴重軍事威脅,部署短程飛彈高達820枚。

台望北京成理性政權

吳釗燮說,展望兩岸關係,台灣政府希望北京政府能夠成為一個理性的政權,共同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避免兩岸發生衝突。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的賈慶國教授認為,中國軍費近年來的快速增長是因為中國80年代為發展經濟延緩了軍備的發展,現在加大國防投資,是彌補過去投資的不足,而對台灣的軍事威懾是因為台灣島內形勢的變化。賈慶國說,中國作為主權國家有著維護領土完整的使命。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丁樹范教授對中文部記者說,對中國政府做出的“和平崛起”的許諾,國際社會要“聽其言,觀其行”。他說:“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理論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每個國家不但要追求、而且要擴大它的國家利益。在這種情勢下大家都會懷疑,你這個國家在國力強大和有甚麼樣的企圖。這不是看你嘴巴怎麼講,而是看你實際怎麼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