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互聯網是如何改變商業的

【大紀元8月13日訊】 (BBC新聞網商業編輯史蒂夫-希弗瑞斯撰文) 15年以前,最早推出萬維網的先驅們,其目的並非為了牟利。

因特網風潮席捲全球。然而數年之間,在斯坦福大學的本部加利福尼亞的帕洛阿圖市的街道上就已經熙熙攘攘,到處都是風險投資人和商業網站創業者了。

風險投資業的總部–矽谷沙山路的低層辦公樓的租金急遽上升,比倫敦或者紐約還高。同時,寶馬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五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豪華飯店在聖弗朗西斯科新潮時尚的索瑪區(SoMa,市場街以南)開業。此時,出現了一群非凡的創業者,他們使美國投資人確信因特網這桶黃金就在前面不遠處。

第一家受到證券市場廣泛關注的網絡公司是吉姆-克拉克和馬可-安德烈領軍的”網景”,最初是他們開發了Mosaic瀏覽器。

1995年8月9日,在其股票公開發行當日,股價就迅速竄升至先前的3倍。

*繁榮時代

AOL一度成為勢不可擋的新網絡經濟的代名詞。

在與微軟IE瀏覽器的競爭中,”網景”不久就成了犧牲品(其結果是一個曠日持久訴的反托拉斯訴訟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二者之爭反倒引起了投資者對其它企業的關注。

如雅虎、Lycos、AltaVista這樣的門戶網站,將是下一個大傢伙。還有,為互聯網提供高速鏈路的通信公司,如MCI和WorldCom。生產因特網交換連接裝置的公司–Cisco系統公司暫時超過微軟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司,截止2000年3月其市場資本高達4000億美元(目前市值大約1000億美元)。

在鼎盛期,每星期有10億美元流入矽谷,風險投資公司拚命尋找有可行性商業計劃的網站進行投資。

零售商們得到支持,建立網站來出售一切商品,從玩具(eToys)到寵物食品(pets.com),到醫療諮詢(webMD.com),應有盡有。

商業網站蓬勃發展的巔峰出現在2000年1月,美國最大的網絡服務供應商–美國在線(AOL)以超過20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最大的媒體公司時代華納。從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間,美國主要的技術股指納斯達克上升了5倍。

而且這一繁榮並不局限於美國,它漂洋過海,在大西洋彼岸把布倫特溶息B曼和瑪莎殿飫朵福克斯領軍的英國旅遊網站”最後一分鍾網(Lastminute.com)”也推上了倫敦證券交易市場。

一家做時裝起步的公司(Boo.com)甚至在它一筆業務未做之前,幾百萬美金就已經穩收囊中。

*市場崩潰及其效應

繁榮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令投資顧問頭腦發昏,網絡股廣告天花亂墜–勢不可免地要進行某種形式的矯枉過正。

許多電子商務的想法很快都盛極而衰。於是,在2000年春天,許多網絡公司的股票價格,包括高科技公司,紛紛跳水。

很多現金流不暢的公司完蛋了,或者是被人兼併。死裡逃生的強者,其地位普遍地都得到了鞏固–像亞馬遜(Amazon)、雅虎(Yahoo)、易趣(eBay)和谷歌(Google)在各自領域內脫穎而出,成為巨無霸。不久,形勢就變得明朗了:在不考慮互聯網形式結構開放性的情況下,”網絡效應”產生了一個更高的而非低水平的在線濃縮。

從整體經濟的視角來觀察互聯網,它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尤其是服務行業。在許多經濟評論家,特別是時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艾倫榆瑼L斯潘看來,這些”新經濟”效應是在快速經濟增長的條件下,抑制消費品價格的關鍵。在許多方面,互聯網的繁榮類似於19世紀的”鐵路狂熱”。儘管出現了價格虛高和過度投資,但這種新的通訊工具,正如19世紀新的運輸方式一樣,通過降低交易成本,迅速帶來了許多商業職能革命性的改變。

即便是當初對網絡建設過度投資,事實上卻為寬帶革命打下了基礎;寬帶網不但帶來快捷的傳輸,而且也成為下一輪網絡擴展的基礎。

*革命悄然到來

在大公司內部運轉中,互聯網許多節省成本的作用是在幕後顯現的。

瑪莎-萊恩-福克斯是商業網站繁榮時代的楷模。即使是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革命依舊在悄然前行。外包的發展,直接影響了製造廠商將其大量的生產轉移至廉價的海外地區;如果沒有互聯網,就不可能成為現實。

的確,幾乎每一個在矽谷的公司–從蘋果到Cisco,都將產品外包到海外地區,主要是在亞洲。

而後勤部門的許多服務職能,從資料處理到人事安排,都轉向海外,尤其是向印度:在班加羅爾和海德拉巴湧現了許多新的海外商業服務中心。

全球化與本土化在進入新世紀的這六年裡,我們清晰看到互聯網已經成為主流。

今天,沒有什麼大企業不做網站來宣傳並出售他們的商品。

許多人已經養成習慣,在購買商品之前在網絡上核查產品、價格以及什麼地方可以買到。

在美國,2006年互聯網零售額有望達到1700億美元,分析家預計到2010年,歐洲的在線市場將超過美國。

中國的發展更快,到這個十年結束時其互聯網用戶可能會超越美國。英國最大的超市”泰斯科”同時也是其國內最大的在線零售商,而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沃爾瑪”目前擁有一個最大的零售業網站。儘管互聯網看上去似乎仍在變革之中,許多業務範圍還在擴展,比如數字音樂下載服務和網絡電話服務,它已經成為我們日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消費者和商家從互聯網受益多少呢?一個影響是競爭的加劇,這要歸因於有效的價格對比。

*Long Tail 長尾巴

互聯網提高了市場效率,就易趣的在線拍賣看,它為一些產品創建了一個以前沒有的交易平台。

除此之外互聯網還有另外一個影響–拓展了消費者可以使用的產品範圍。這就是”長尾巴”理論,意指互聯網降低了庫存成本,允許商家做不可離線使用的商品庫存(例如,亞馬遜網站–Amazon.com的可購書籍)。消費者也從中受益,他們有機會買到在其他地方不易獲得的稱心的商品。最後,互聯網在購買和運輸(還有信息)方面也為消費者節約了時間,比以往更加快捷有效。

互聯網已經成為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它對商業模式的改變速度史無前例。

然而,網絡商業化只有短短十年,它全部的潛在價值不可能完全展現。(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