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論三峽工程危害之三——地質災難

【大紀元5月31日訊】三峽水庫是一個狹長的河道型水庫岸線長5972km(長不足10km的支流未計),由於長期地殼運動活躍、頻繁,加之河床與地下水沖刷、切割的侵蝕,庫區地質條件破壞強烈。經詳細地質調查平均線變形破壞密度為0.19個/公里,平均線變形破壞模數為120萬立方米/公里。庫區干支流庫岸穩定性較差或穩定性差的有140多段,約403公里,佔整個庫岸線的6.8%。泥石流易發處8條15處;全壩區已調查到的2490處滑坡體,方量約139.5億立方米,單體可達數百萬m3,僅子秭歸縣勘測到滑坡有516處。其中淹沒和基本淹沒403處,餘下791處崩滑體中,需要關注的崩滑體438處。三峽庫區地質為災害多發區,有些地質災害歷史上多次發生或復活。從1993年起隨著三峽施工開始,庫區地質災害問題頻繁出現。以三峽庫區重慶涪陵區為例,該區是全國100個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縣之一。

泥石流,滑坡是三峽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往往與山洪,崩塌相伴或交替發生。具突發性,損失嚴重和難以預防的特點。從巖性上看壩址上游多為碎屑石,碳酸巖為主,包括朱羅紀遺址的粉沙巖。庫區內地平地多有居民和城鎮,而這些平地十有八九是古滑坡失穩後形成的平台。這些古滑坡體上沒有大規模的開挖和高樓大廈的建設,所以人與自然相安無事數千年。三峽修建後,水位提高,城鎮搬遷,原有的地質條件自然遭到破壞,無疑會引發地質災難。其中絕大部份是滑坡,如子秭歸縣勘測到底694處地質災難中滑坡有516處。全壩區已調查到的2490處滑坡體中納入投資治理的僅一小部份。三峽庫區歷史上的滑坡大部份在雨季,如新灘滑坡,雞扒子滑坡等都是在連續下雨後發生。當降雨持續一定時間,雨量到100毫米以上,形成雨水滲入巖體導致堆積物和土滑帶軟化,同時降雨使地下水位提高滑面上正應力降低。可見巖體水文地質狀態是導致滑坡的重要外因。三峽水庫蓄水後高於建壩前水位最大到100米,水位在175米~45米之間調度,水位調幅變化高達30米。175米高水位長期浸泡(每年長達5個月時間),庫岸地下水位顯著抬高,使碳酸鹽巖體、風化巖體及坡積層土含水量由不飽和變為飽和。巖土內部應力及物理、化學性能發生顯著變化,巖土凝聚力及抗剪力大幅度下降,強度急劇降低,巖土軟化。水位變幅高、水位降低快,庫岸工程地質條件顯著變差後容易隨著水位變幅而出現庫岸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1998年汛期三峽庫區發生大面積滑坡,如重慶市巴南區麻柳咀,涪陵市江東、李渡一帶,忠縣石寶寨,雲陽縣壁上掛燈(濱江南路F段)、四方井,奉節縣藕塘、紅巖洞,巫山縣曲尺鄉喚響坪,巴東縣搾坊坪等。

庫區干支流庫岸有其中有相當一部份崩滑體就在城鎮遷建區。百萬移民遷建安置活動都在長江干支流沿岸開展,城集鎮遷建呈帶狀,粗略統計其總周邊長300餘公里上萬個農村居民點,廠礦企業和公路的遷建大都建在崩滑體上或臨公路的外側、水邊岸坡堆積上。原來處於半穩定狀態的庫岸地段由於修路、平整場地、建房等對庫坡進行「長距離切腳」、「開膛破肚」等而失穩、滑坍;大量的密集建築物,加大了土地荷載,而水庫蓄水後沿江庫岸下部巖土經水浸泡軟化,容易出現「上壓下軟」的現象而使庫坡失穩;大量棄土,地表排水不暢,坡面沖蝕嚴重,溝壑密佈,水土流失,甚至形成新的滑坡。在三峽水庫形成後,這些居民點或廠礦企業的失穩在所難免。僅巫山縣新縣城遷建區一處,7784米庫岸中不穩定庫岸占55%,需一般性防護的庫岸占45%。巫山縣城、奉節縣城、雲陽縣城和萬縣市老城區沿江大道及舊城改造工程均涉及滑坡地段和第四系覆蓋區。從1998年汛期失穩部位看,高程175m左右的第四系堆積體,無論成因如何,都要變形、失穩,將直接威脅其上的居民(點)。再有:巴東縣新城,區內有多類型地質變形構造,新城地形分散、破碎,坡度陡,適宜建設用地少,成帶狀沿江佈置9公里之長,並出現了大量「長距離切腳」、「開膛破肚」式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破壞了岸坡半穩定狀況,近3年在新城的34處發生了27次大的滑坡,總方量150萬立方米尚難妥善處理;同時新城建設中大量亂棄土石,有200萬立方米棄土棄碴亂堆在沖溝中,不斷形成新的滑坡,從而不僅使新城建設資金大大超過了「切塊標準」,而且嚴重威脅新城已建工程的安全。三峽庫區復建公路在175.0m蓄水位以上10m即185m左右高程修建,多沿河、沿江、沿庫岸。沿線山地多為古滑坡體或鬆散堆積體,而且厚度大,有的還屬煤洞采區,巖體風化劇烈,軟弱夾層和煤層多,泥石流問題普遍。建設過程中,搬遷土建工程棄土又構成了新的滑坡、泥石流源,若再加上蓄水後浸泡、庫水漲落、拍岸掏刷等再造庫岸的強烈影響。多數沿江大道的設計未曾考慮庫岸防護,單獨套用市政工程標準,沒有針對地質災害防治,路基、擋牆和涵洞等置於鬆散堆積體上。比如興山縣,復建的兩條路宜(昌)秭(歸)線和白(沙河)峽(口)線基本都是沿河沿庫岸而建,相當一部份路段經過滑坡體或采空區,最高的擋土牆達40多米。由於地質不良,地基承載力低,造成公路防護工程基礎不穩。水庫蓄水後,壅水波浪沖刷將進一步軟化或掏空擋土牆的基礎,致使擋土牆倒塌、路基沉陷或坍塌,修復困難。1998年汛期出現的崩滑體主要發生在水邊岸上的各類古滑坡體和堆積體中。

地質災難是四川人民遭受的又一三峽災難。

三峽修建工程誘發地質問題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幾種:(1)斜坡上的各種類型覆蓋層長距離切腳;(2)斜坡上的半挖(巖基)半填(土基)地基(3)基巖順向坡長距離切腳;(4)回填地基,特別是膨脹土和地下排水不當的擋土牆以及置於覆蓋層中的擋土牆;(5)一坡到頂的人工高邊坡;(6)破壞地下水自然排水系統的地基和切斷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沿邊坡滲出的人工邊坡,特別是土質人工邊坡;(7)墜覆體中的架空部位和地下水循環部位,因而出現地基不均沉陷;(8)斜坡上的崩滑體;(9)建設在水邊岸坡覆蓋層上並臨庫水位175m的沿江大道;(10)邊坡的爆破鬆動帶(域);(11)采空區、淺層隱蔽喀斯特洞穴、落水洞地基;(12)人工棄渣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