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民俗采風】踢毽子遊戲

【大紀元4月8日訊】踢毽子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雖然它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雜技」、「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但由於它趣味盎然、有益身心健康,且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因此能根植於民間,歷久不衰。

毽子的踢法花樣多,清朝阮葵生所著的《茶餘客話》記載:「其中套數家門,凡百十種。」據說清光緒年間,承德有一位百歲進士,可以表演金龍探爪、喜鵲登枝、獅子滾繡球等108種花式踢法。

踢毽子的起源

毽子分為毽鉈和毽羽兩部分,古時候的毽子,毽鉈大多用圓形的鉛、錫、鐵片或銅錢製成,毽羽則是用翎毛製作。

古代的名物考據家認為踢毽子是由「蹴鞠」(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演變而來,由宋朝《事務紀原》一書稱踢毽子為「蹴鞠之遺事也」,即可得知。據《初學記》記載,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糾結而成,與毽羽類似,也是一種踢球遊戲的用具,因此毽和鞠的確有其淵源。

根據文史學家的考證,二千年前的漢代畫像磚上已有記載踢毽者的形像,因此踢毽子可以說是起源於漢代。

踢毽子的發展

南北朝時,踢毽子風行,人們已能熟練地踢毽子了,唐代釋道宣所著的《高僧傳》記載:12歲的沙門慧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一口氣連續踢了500次,圍觀的民眾驚嘆不已。由此得知,踢毽子甚至影響了少林寺武功。

唐宋時期,踢毽子更為盛行,技藝也更加高超。宋《事務紀原》記載:踢毽子不單是用腳踢,也可以用頭、腹部、膝蓋玩球;可以自己一個人,二、三人或是多人一齊踢一個毽子,邊跑邊踢。由於踢毽子的普遍,當時在臨安城就產生了以賣毽子為生的小生意。

明清時代,踢毽子已十分普及,甚至成為民間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不但在花瓶上出現了踢毽圖,畫家也畫下了踢毽子的情景,清代《北京民間風俗百圖》裡,就保存有一幅踢毽圖。

踢毽子有趣又好玩,因此喜歡踢毽子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文史資料選篇》第18輯記載,清朝光緒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歡踢毽子,她的姪子憶起當年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姑母踢毽子的姿勢很好看,前踢、後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雞毛毽子,在姑母腳下來回旋轉。」

《燕京歲時記》書上說,踢毽子「足以活血禦寒。」清代北京人大多是在秋冬天寒時踢毽子,因此它也成為年節「歲時」活動。清代時,廣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會,熱鬧的元宵節也因為踢毽子活動,更為繽紛絢爛。

中國許多城鄉都有踢毽子的風俗,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鄉」的稱號,家家戶戶少不了毽子,過新年時,大家更是呼朋引伴,上街踢毽子去,街上處處彩毽紛飛,十分熱鬧。時至今日,好玩又可以健身的踢毽子遊戲,已成為深受喜愛的全民健身活動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